新華社記者陸立軍、趙瑞希、賴雨晨
從航拍無人機到警用無人機、農業無人機,從便攜式無人機到垂直起降無人機,從多旋翼無人機到噴氣式察打一體無人機……此間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首設無人系統技術成果交易展分會場,各類無人機競相展露風采。
小小的無人機,正在重新定義“中國制造”的內涵。
近幾年來,被稱為“空中機器人”的無人機迅速興起,憑借適應性強、價格親民、操作靈活等優點,在民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人機“飛入”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高交會,成為專業分會場,表明其已成為中國制造和智能創新的新代表。
本屆展會主題為“創新創業創造智能機器,融資融智融合全球產業”,共吸引了110余家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參展,形形色色的無人機展品覆蓋國內外最新機型、技術與配套服務。參展企業中既有中航工業成飛、貴飛、中國航天十一院這樣的航空航天“巨無霸”、也有易瓦特、安爾康姆、智航、艾特航空、一飛智控等新興的無人機生產商。
“香江學者”、國家空管法規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浩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的無人機研發、生產國。中國制造的民用無人機,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走在世界前列,擁有全球競爭優勢,以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大疆”)為代表的消費級無人機已占據全球約7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民用無人機領域領軍者。
有人把大疆比作無人機領域的“蘋果”,但大疆更傾向于把自己稱為“2.0版本”的中國企業。大疆副總裁邵建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由“80后”掌舵的這家“2.0版本”的中國企業直接跳過了早期的“中國制造”以低價、低附加值產品搶占市場的階段,靠的是技術驅動、創新驅動。
在大疆看來,創新最關鍵的不是“從1到N”,而是“從0到1”的過程。如果創新技術開創了一個行業,其領先優勢難以撼動。
2013年大疆無人機“精靈Phantom”問世之前,無人機航拍需要用戶自己組裝飛行器、安裝相機。“精靈”則實現了高度技術集成,不需組裝、“開箱即飛”,使無人機航拍進入普通人的生活。
《經濟學人》雜志將“精靈Phantom”列為全球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十款機器人產品之一;美國《時代》周刊則將“精靈”的第二代產品評為2014年十大科技產品的第三位。
憑借自主研發的完整技術鏈條,大疆引領了全球無人機技術革新和消費熱潮,以“中國智造”讓世界耳目一新。大疆開創了一個新的產業,也拉動了中國無人機產業的整體水平。
當前,中國無人機產業規模井噴,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400多家單位從事無人機研發、生產和銷售。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前8個月,深圳市出口無人機15.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激增23.1倍。
無人機市場的火爆引發了眾多創業企業以及互聯網巨頭的介入。眾多上市公司已開始紛紛布局民用無人機領域,小米、騰訊等相繼加入無人機大軍。不少股權眾籌平臺也通過民間籌資方式來支持越來越多的無人機產品創業公司。
中國無人機產業聯盟秘書長、深圳市彩虹鷹無人機研究院院長楊金才告訴記者,中國不斷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也為無人機產業騰飛創造了良好的創新環境。特別是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許多航空航天、計算機專業人才紛紛加入,使無人機行業成為“高精尖”人才聚集地。
本次展會上,一家來自湖南長沙的無人機企業——云頂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眾多眼球,該公司推出的一鍵折疊式便攜無人機“靜靜”,源自童年紙飛機創意的“碳灰機”,可垂直起降的傾轉旋翼無人機“鴻雁”等產品讓人眼前一亮。
與此同時,無人機行業應用也開始起步。佛山市安爾康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力宏介紹說,目前無人機已逐步推廣至警用安保、電力巡線、應急救援、地理信息測繪、農林植保、環境監測和地球資源勘探等領域。
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齊俊桐表示,無人機的未來將朝著低成本、智能化、杜區化和集成化發展。“無人機將不僅僅是一個設備,而是龐大網絡中的一個終端,成為一個搜集信息、分發信息的載體。”
第十七屆高交會于11月16日-2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總展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約3000家展商、逾萬個項目參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