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365家,較上個月增加5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3393.1億元,同比增長11.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較上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579.5億元,同比增長23.1%,增速雖然較高但呈逐月回落態勢(1-2月份36.2%,3月份28.7%)。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為4.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高于3月份0.1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8.5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3元,高于3月份0.1元。
分行業看,全省39個大類行業,26個行業保持正增長,12個行業負增長,1個行業虧損(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虧損0.3億元)。七個主要行業中,除建材行業負增長外,其它6個行業均保持增長。
從利潤看,電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和汽車制造業增利明顯,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利32.4億元、24.3億元和17.6億元,拉動全省利潤增長15.8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利潤降幅明顯,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利9.2億元、8.1億元、4.4億元和3.5億元,影響全省利潤增長4.5個百分點。
從利潤率看,高利潤率行業主要為采礦業和煙、酒制造業,利潤率均高于10%(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率為36.5%,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率為15.3%,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率為12.3%,煙草制品業利潤率為12.2%,非金屬礦采選業利潤率為10.7%,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利潤率為10.4%)。低利潤率行業主要為礦產品加工工業,利潤率均低于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率1.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利潤率1.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率1.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率1.6%,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虧損率0.04%)。
從虧損看,全省規上工業虧損企業2040戶,虧損面為16.5%,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但仍高于上年末5.1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累計虧損118.3億元,同比減虧4億元;戶均虧損580萬元,較上個月增加130萬元。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采礦業、專用設備制造業5個行業虧損面最高,分別為31.2%、29.2%、26.1%、23%和19.8%。虧損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四個行業,分別有虧損企業146家(虧損面為19.8%)、272家(虧損面為26.1%)、86家(虧損面為13.4)和88家(虧損面為31.2%),累計虧損28.2億元、18.2億元、14.6億元和10.4億元,占到全部虧損額的60.3%。
分類型看,小型企業效益較好,較去年同期增利71.7億元,拉動全省利潤增長15.2個百分點。國有控股企業效益較差,虧損企業263家,虧損面為3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8個百分點;累計虧損45億元,占全部虧損企業虧損額的38%;虧損企業戶均虧損1709.4萬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29.4億元。
1-4月份,全省民營經濟單位247.9萬個,完成營業收入22532億元,同比增長18.9%;實現利潤1642.9億元,同比增長19.4%;上繳稅金794.1億元,同比增長12.4%,占全省全部財政收入比重約為67%。民營企業效益穩定增長。民營企業26.2萬個,完成營業收入14083億元,同比增長19.2%;利潤總額923.1億元,同比增長23.5%;上繳稅金603.8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規上民營工業企業11293家,完成營業收入達8246.6億元,同比增長17.5%;實現利潤552.2億元,同比增長32%;上繳稅金312.9億元,同比增長9.8%。
來源:運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