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度,在黨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我市裝備制造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上下同心,攻堅克難,加快步伐調結構促轉型,全力以赴穩增長增效益,積極謀劃上項目謀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行業經濟運行呈現緩步上升態勢,我市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和利潤分別實現了15.95%和18.77%的雙增長,實現產值總量在全省同行業排第三位,利稅和利潤總額居全省同行業首位的較好成績,對全市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22.13%,產業支撐作用越來越強。預計全年增長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裝備制造業產值和利潤指標增長情況見圖1所示。
圖1、我市裝備制造業產值、利潤指標逐月增長情況
1-10月全國機械工業運行情況
來自中國機械聯合會消息:今年以來,機械工業產銷增速繼續大幅回落,進入下半年走勢仍然在底部徘徊,回升乏力。且利潤增幅和去年同期相比下行快于產銷;近幾個月,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措施逐步到位,積極因素增多,但需求低迷短期內還未見明顯好轉,出口增速仍持續下行,完成原來預計的全年目標難度加大,但仍可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1-10月全國機械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分別為14.9萬億元、14.55萬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1.91%、11.66%,總產值增速比1-9月回落0.02個百分點,從前10個月的增長趨勢看,下半年增速始終在11%徘徊。
1-9月機械工業利潤總額為8116億元,同比增長3.45%,比1-8月提高0.84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增幅低14.66個百分點。
1-10月全行業機械產品產銷率為97.60%,比去年同期下降0.22個百分點,比上月提高0.12個百分點;
我市裝備制造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及在全省同行業的排位
1-10月,我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入統企業450家,除出口交貨值同比下滑3.07%外,其他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完成工業總產值892.89億元,同比增長16.4%,高于全省同行業1.25個百分點,完成總量在全省排第三位,保定、滄州、在我市前面。較1-3季度提升一位。完成較好的有金屬制品業244.24億元同比增長14.07%,專用設備制造業136.19億元同比增長19.4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216.62億元同比增長26.73%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24.65億元同比增長13.91%,而通用設備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增速較緩,分別是165.38億元同比增長7.32%和53.72億元同比增長1.69%。
完成銷售產值865.49億元,同比增長15.95 %,高于全省同行業0.75個百分點,完成總量在全省排第三位,較1-3季度提升一位。
產銷率96.93%,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3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同行業0.31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產銷率較低94.74%。
完成工業增加值218.61億元,同比增長15.67%,高于全省同行業1.30個百分點。
完成出口交貨值16.75億元,同比下降了3.07%,下滑速度低于全省同行業1.92個百分點(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滑4.99%。)完成總量在全省同行業排第八位。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4.50億元,同比增長15.74%;高于全省同行業2.72個百分點,完成總量在全省排第三位,較1-3季度提升一位。
實現利稅99.59億元,同比增長17.17%;高于全省同行業8.63個百分點,完成總量在全省居首位。
其中利潤75.69億元,同比增長18.77%;高于全省同行業13.59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首位。虧損企業26家,同比增長4%,虧損企業的虧損額1.56億元,同比增長16.51%;低于全省同行業204.03個百分點,虧損額在全省同行業排第五位。
行業運行當前面臨的困難
1、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持續低迷
2、利潤率同比下調,經濟效益大幅下滑
3、應收賬款高企,流動資金使用效率下降
4、企業運營成本壓力有增無減,風險加大
預計明年全國機械工業仍將延續今年的低速運行態勢。從占比重較大的汽車行業和電工電器行業看,汽車行業已經持續多年高速發展,基數較大,明年將會呈現低速增長。發電設備中的水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中特高壓輸變電有一定增長空間,但在行業所占比重都較小;農機行業的大型農機設備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明年有可能回歸正常增長,機床行業短期內不會出現快速增長,工程機械行業由于產能過剩,價格還會繼續下行。 從長遠看,我們認為機械工業今后將由此前持續約十年的高速(20%以上)增長轉入中速(10%左右)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