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政策密集出臺宏觀調控新動作對我省影響有利有弊 |
時間:2012/5/31 13:22:26 瀏覽:1319次 |
|
|
|
|
近期,國家緊緊地圍繞“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一核心工作,出臺多項措施,經濟下行態勢有望遏制。 一、主要政策措施內容 ——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并研究確定了一系列促進節能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 (注:以上補貼措施,合計安排資金363億元,預計可拉動消費需求約4500億元) ——5月19日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擴大試點范圍,切實減輕企業稅負;在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基本取向不變的前提下,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切實做到有保有壓,加大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信貸投放,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著力擴大內需,抓緊落實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抓緊確定繼續支持家電下鄉的政策,擴大建材下鄉試點范圍。 (注:國稅總局表示,“營改增試點進一步擴圍的方案或將在本月底或6月初出臺,試點擴圍有望在下半年啟動,目前有10省市正在申報試點”;2月和5月央行已經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合計1個百分點,但4月人民幣貸款僅增加6818億元,同比少增612億元,如果市場流動性持續趨緊,央行有可能進一步放松信貸)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已確定的鐵路、節能環保、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信息化等領域的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注:這是從2011年10月份以來國務院第一次將“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的宏觀調控政策改為“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有消息稱,發改委已要求各地在6月底前上報今年全部投資計劃,項目審批將加速,相關的中央預算資金亦有望提前下撥,4月批準328個項目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73個;有機構分析,今年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將達7.89萬億元,增幅由去年的2.8%升為19%;鐵道部已發行今年第一期短融券,募集金額200億元,鐵路項目將陸續開工;交通運輸部人士證實,為緩解高速公路行業資金壓力,中央財政今年將進一步加快預算資金撥付進度,爭取6月底前全額下達至地方) 二、我省走勢預期 這次宏觀調控的要點主要是“促銷費、穩出口、擴投資、增信貸”。針對經濟下行態勢,宏觀調控給出的基本“藥方”還是“擴大投資,增強信貸”。這些措施的出臺對我省工業的影響有利有弊: ——有利因素:一是擴大投資規模,特別是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對我省鋼鐵、建材、裝備制造(鐵路機車、道岔)等行業是重大利好。二是促進消費的相關政策,包括節能家電、小排量汽車等補貼共計363億元,對我省汽車制造、輕工業、太陽能等行業能有效推動。 ——不利因素:一是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和“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大型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將主要流向國家扶持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而加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和融資成本上升的負擔,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不但不會緩解,還有可能加重。二是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后,進入試點省份的產品競爭力將提升,對沒有進入試點省份相關產品是個挑戰。特別是如果北京、天津申請成功(據媒體報道兩市正在申請),兩地企業的經營成本(制造企業可以將廣告支出進行抵扣)和運輸成本(物流企業可以將購買汽車支出進行抵扣)將進一步降低,我省相關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三是我省產業轉型升級任務更加繁重。這次政策調整,將會進一步拉動我省重工業發展,產能有可能進一步釋放,接下來累積的矛盾會進一步加深,如何合理調控,對我省轉型升級工作是個考驗。我省目前需要加快技改項目準入工作,以緩解產能的積累,推進產業升級。 但總體上講,短期內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對我省“利大于弊”,預計二季度全省工業經濟下行態勢將有所抑制,增加值增幅有望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4%-15%)。
來源:運行監測協調局 | | |
上一篇:全球燃氣發電市場預計5年內增長超過20% 下一篇:今年我省重點建設 項目結構更加優化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