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十二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將于2012年4月25日-5月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天竺)新館及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同期舉行。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地位顯赫,備受國外各類汽車業相關巨頭追捧,全球車企云集。值得高興的是,今年整車自主品牌展臺規模和布展水平都不亞于跨國品牌,同時,自主品牌汽車發布的自主研發新技術和新的品牌戰略規劃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占領了主舞臺,在120輛全球首發車中,自主品牌首發車就占了84輛。有專家指出,自主品牌開始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在一片喧囂和熱鬧中讓人相信是汽車大國就離強國不遠了。
然而,現實卻異常冷峻,行內人士都清楚車企光鮮耀眼背后的零部件企業,才是整個汽車行業的根基,在整車館,博世、電裝、愛信、博格華納等全球頂級汽車巨頭云集,僅有華陽、航盛等少數國內企業則同臺競技。從去年上海展到今年北京車展,零部件企業的主角永遠是國際巨頭,中國正面對“邁向汽車強國的路上徘徊不前”的殘酷現實。汽車業作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競爭相當激烈。工業大國在接受自由市場競爭的同時,都在不遺余力地支持自己國家的汽車產業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后起的汽車工業強國,指望別的國家的車企幫助中國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基本上是在一廂情愿,論是用合資模式市場換技術,還是推行合資自主成為自主品牌的一部分,都是自欺欺人。培育中國的博世、電裝、德爾福才是中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關鍵已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那么,中國零部件企業該如何突出重圍,快速發展,多年來一直堅持參加車展的華陽集團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2012年4月23日,中國汽車電子裝備龍頭企業華陽集團攜車載信息服務系統、車載導航、輪胎監控系統TPMS、數字儀表盤、空調控制器、安全駕駛輔助系統、汽車LED照明、機芯、精密汽車零部件等產品高調亮相北京車展。華陽從機芯起家,經過20余年的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電子裝備企業,以全產業鏈的姿態與全球頂級汽車零部件企業同臺競技,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指引了一條突圍之路。
2012年中國車市疲軟汽車零部件市場暗潮涌動
中國車市的“七年之癢”在2011年如約而至,在46%增幅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個急剎車,官方數字顯示,2011年車市增幅不到3%,這樣巨大的變化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專家預計從2011年開始,中國汽車產業開始告別高速狂飆的飛速增長時代,步入穩健的理性發展階段。由于中國汽車保有量還處于較低水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汽車產銷仍將持續保持一定增長。
疲軟的車市讓蓬勃發展了數年的零部件行業受到了重創,再加上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貨幣升值的壓力,勞動力、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這種上游壓價、下游漲價的趨勢使得根基相對薄弱的零部件行業生產更加艱難。在這種外部環境的壓力下,零部件企業將暴露越來越多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去年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該《目錄》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新《目錄》中,將鼓勵重點由“整車制造”轉變為“關鍵部件的制造和研發”。這一政策對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如今外資對關鍵汽車零部件的控制高達70%至80%的市場份額,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集中在非關鍵零部件市場。
隨著外資零部件企業爭先恐后地在中國市場設立獨資企業,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是否失去了和外資零部件共同成長的機會?因此,政府需要進一步引導中國企業在汽車產業鏈建立自主品牌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華陽作為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領頭羊,攜全產業鏈高調亮相北京車展,展示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品的創新產品,如支持語音命令、語音輸入的靈動導航、北斗+GPS雙模導航等,引起央視到到現場采訪,值得我們的尊重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