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期間,汽車產業的發展將積極引導地方和社會投資,鼓勵企業開發和生產汽車關鍵零部件,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跨地區的兼并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零部件企業集團。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向縱深發展,外資進入汽車產業的領域已由整車全面轉至零部件,攜手包括汽車橡塑件、密封件、流體系統件、緊固件等,以及與電動車相關的鋰離子電池組件等紛紛踏入國門,期許在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過程中獲得在其他地域難以得到的收益。
外企巨頭在華戰略提速
從大陸集團蕪湖工廠擴建、博世汽車底盤控制系統項目落戶成都、麥格納動力總成系統天津新廠奠基、德爾福派克電子/電氣系統在華第10家工廠開業,到天合汽車(TRW)宣布要在2012年內將中國銷售額翻番至20億美元以上,近年來,跨國零部件巨頭們都紛紛提速在華發展戰略,其中不少更將中國視為重要的技術研發中心,而被視為未來汽車產業制高點的新能源領域,亦成為這些跨國巨頭們在華著重布局的方向。
自2009年開始,德爾福中國開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重視程度,僅德爾福派克2009年在研發方面就投入了300萬美元。其后,德爾福亞太區總裁還親自掛帥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品工作小組,討論新能源產品的發展策略。目前,在德爾福中國的四個事業部中,新能源汽車相關系統已是其核心的業務之一。
除了德爾福之外,全球第五大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自2010年宣布全力推進中國成長戰略布局后亦動作頻頻。去年以來,麥格納旗下的斯太爾系統、內外飾系統以及動力總成系統通過建立研發中心、合資企業以及新工廠等行動,不斷加速在華業務的拓展。
“隨著全球客戶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我們需要不斷調整戰略部署,與客戶保持一致,加速在中國的擴張。我們在中國地區的關注度是極高的。”麥格納國際中國區副總裁孫星原表示,中國在麥格納的成長戰略中的地位越發重要,2011年~2013年期間,麥格納在中國將會有十個新廠建成。
本土零部件危機并存
而國家政策的調整,或將為麥格納們在華發展提供更佳的環境。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下稱“新《目錄》”)從1月30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有關外資對整車制造與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規定調整,成為被關注的焦點之一。
與2007年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相比,新《目錄》中,有關外資對整車制造與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規定作出了重要調整:將汽車整車制造條目從鼓勵類中刪除,但鼓勵“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關鍵技術研發”、“汽車電子裝置制造與研發”,并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出發,在鼓勵類增加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條目。
汽車評論員孫曉紅認為,新《目錄》中,對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開放,將促使博世、電裝、德爾福以及麥格納等跨國零部件巨頭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進行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研發。國外資金、技術不斷流入將有利于中國零部件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盡管國家把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政策支持對象,希望在這個新興領域中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占領未來全球汽車產業的制高點,但目前國內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等占據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七成以上的關鍵零部件采購上,仍長期依賴進口,本土零部件企業的自主研發力量十分薄弱。”業內人士宇辰則認為,此次政策層面上的變化,在可望帶動中國本土汽車零部件產業提高整體水平之外,亦將使其面臨更大的挑戰。
海外收購成發展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資金、技術不斷流入的同時,國內的零部件產業也在不斷開拓著海外收購,以跨國公司的身份進軍國際汽車零部件行業高端市場,參與全球競爭。零部件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今年3月,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旗下凌云集團聯合國內其他企業收購了德國一家有著150多年歷史的汽車門鎖制造企業——凱毅德公司100%股權。凱毅德是國際知名汽車門鎖企業,主要產品組合為高質量邊門鎖、前后蓋輔助鎖等,是大眾、福特、寶馬、奔馳等汽車廠家的核心供應商,汽車鎖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
隨后,在4月,國家發改委網站上披露核準寧波民營零部件企業均勝集團收購德國老牌汽車電子零部件供應商普瑞公司75%股權項目的消息。這是繼京西重工成功收購德爾福,吉利將澳大利亞變速箱企業DSI攬入懷內以及萬向集團收購美國DS汽車轉向軸業務后,我國民營汽車企業再次試水海外零部件企業收購。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國清表示,收購凱毅德公司,是集團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舉措。股權收購后,要充分利用凱毅德公司的全球資源平臺,進一步整合汽車門鎖市場和研發資源、優化產品結構,促進汽車零部件板塊跨越式發展。
而業界人士則指出,均勝收購普瑞,將使集團在產品研發技術、營運水平、歐美銷售渠道等各方面獲得快速提升,將德國汽車電子的領先技術,應用于國內市場,迅速切入國內汽車電子前裝市場,改變我國汽車電子領域國外零部件企業一統天下的格局,擢升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國際主流市場的影響力。
除了上述兩宗收購之外,去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案還包括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收購德國薩固密集團、秦皇鋁車輪制造商中信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收購德國汽車零部件廠商凱世曼鑄造公司等。
對于中國零部件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并購的現象,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沈軍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不能只是有整車,核心零部件是急需補課的環節,中國汽車企業面臨包括技術、品牌競爭升級的需要,通過兼并收購來實現快速擴張,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手段。部分中國的領先零部件企業開始以一個清晰的戰略意圖進行并購,完善自己的產品線,獲得了渠道和品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必須逐步培養一些核心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并購整合的管理流程以及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和執行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