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一詞,在詞典上的解釋“是領導者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運用權利向其下屬施加影響力的一種行為或行為過程”,在這里,“領導”這個詞原本是一個動詞,一種行為,當然,這種皮笑肉不笑的解釋從來不被人類接受,于是,在現實中,“領導”更多的是演變成了一個名詞,成為了一種職務、一種身份和權力的象征。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何熏陶,中國人幾乎都有一種“領導情結”,都特別喜歡做領導,在組織里,很多人總是千方百計傾其所有地想做“領導”,即使做不了領導也盡量要想辦法找個“領導”靠一靠,這幾年“干爹”橫行就是一個明證。這是因為:領導就象征著身份、威嚴,象征著特權和財富。這幾年培訓市場上“領導力培訓課程”膾手可熱,一些培訓機構的領導力課程動輒幾十萬,但是卻從來就不缺人追捧,一些今生來世從來都沒有做過領導的理論家們,面對一群群有錢人大談特談領導之道,想不到居然還有那么多的人相信,這除了滑稽之外,還足以證明了“領導者”的瘋狂。
在中國企業中,做領導的幾乎都是有錢人,都是老板總裁之類的準高層。在中國式管理文化中,有句很流行的話叫做“領導無形、管理有道”,這句話在現代管理概念中被解釋為:領導是一種藝術,管理是一種規則。但是,在中國,“藝術”這個詞代表的除了“復制”就是“裸奔”,那也就是說,領導就是不用講規則的,領導就是法律,所以,我們在管理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就是:不穿廠服的、不按時上班的、不跟員工一起吃飯的、不守規則的、隨意改變規則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都是領導,領導藝術被人肆意發揮,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點燈”,就是對“中國式領導”的最好詮釋。
按照現代管理理論的定義,“領導”必須是團隊的領導,而團隊是依靠目標和規則來生存的,這就是管理的基本內涵。也就是說,要做好一個團隊的領導,必須先管理好一個團隊,要運用好領導藝術,必須先制訂并運用好管理規則,“領導”必須是在“管理”基礎之上的,可以說,沒有管理就沒有領導,一個人要是不會管理、不懂管理,也就必定做不好領導。一個人想要領導別人,也必須先管理好自己。可是,我們的領導們卻大都管不住自己,能做別人正面楷模的幾乎沒有。但又都想去做別人的領導,都想去領導別人、想對別人發號施令,于是,悲劇就來了!不是把自己毀掉,就是把別人毀掉,最大的可能就是把自己和別人同時都毀掉,這也是很多中國企業的現實。
在人類發展史上,錢和權都形成不了領導力,更多的演變為一種無知一樣的蠻橫!在管理實踐中,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占據領導崗位的領導都做不了領導,都領導不了他人,領導力在中國更是一種奢侈。在這個意義上而言,中國企業其實最不缺的也就是領導,甚至還有領導泛濫之嫌。這是因為我們大多屬傳統型企業,而傳統型企業必須依靠管理來規范,我們最缺乏的其實是管理力,是來自規范管理產生的一種力量。只有創新型企業需要的才是領導力。遺憾的是,我們有幾家企業式創新型企業的?
管理是領導的基礎,要想做好領導,必先學會管理,要想領導別人、必先管住自己!不懂管理的領導最后大多都只能演變為一種獨裁式的蠻橫!所以,一個人必先學會走路才能去奔跑,假如你不想讓自己栽倒在裸奔大道上的話,就應該放下領導的身段和架子,實實在在地進行一場內部管理變革,實實在在地夯實內部管理基礎。最后再強調一句:中國企業真的不需要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