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今年首季度,我國中小企業面對出口訂單下滑、要素成本上升等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利用政府公共財政職能和信用優勢,對處于劣勢地位的中小微型企業施以彌補,是發達國家破解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通用做法。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劉菊花、韓潔、張辛欣)今年首季度,我國中小企業面對出口訂單下滑、要素成本上升等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繼續協調配合,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企業素質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首季度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總體上是正常、健康的,長期向好的趨勢和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小企業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形勢嚴峻: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沒變
今年年初,青島云路電器由于訂單減少、利潤下滑,快“活不下去了”。當地政府引導其瞄準“高精尖”,實施產業升級。經過努力,這個企業與西門子、東芝等醫療設備生產企業攀上了親,還與風力發電企業簽訂了生產變壓器協議,一下子接到8000多萬元訂單,不但緩解了生存的燃眉之急,而且提高了發展質量。
“首季度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比較突出。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困難。突出表現在資金、用工、原材料等方面成本不斷上升,出口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多,生產經營壓力加大。”苗圩認為,但總體看,中小企業發展還是正常、健康的,長期向好的趨勢和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
首季度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矛盾,既有一些長期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老問題,又有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長期處于國際產業鏈低端,技術裝備水平低的中小企業,再依靠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廉價環境成本取得競爭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
并非所有中小企業都有困難。相對而言,有品牌的企業、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特別是絕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相對困難小一些,甚至有些有很強的競爭能力,能夠逆勢而上,快速發展。
“有困難的特別是面臨嚴重困難的企業,主要問題還是缺乏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加強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十分迫切。”苗圩說。
苗圩表示,雖然當前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還只是局部性、苗頭性的,但如果應對不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因此,必須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
政策協調:財稅金融各部門助中小微企業解困
首季度,加大資金支持、稅費減免、采購扶持……針對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困難,各級政府一系列既解燃眉之急、又助推長遠發展的扶持政策,為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效果顯著。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中央財政安排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146.59億元,并向小型微型企業適當傾斜。
被喻為“小舢板”的小微企業今年將得到更多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農村金融機構營業稅優惠政策期限,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落實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政策,免征小型微型企業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等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利用政府公共財政職能和信用優勢,對處于劣勢地位的中小微型企業施以彌補,是發達國家破解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通用做法。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當前要緩解我國中小微型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方面要發揮財政資金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同時也要開辟多種融資渠道,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源,通過優化中小微型企業的融資環境,疏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境。
轉型升級:迎來持續發展的曙光
“從首季度發展情況看,小微企業面臨著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在生存的過程中如何確保健康成長,二是如何轉型升級,培育競爭能力。”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表示,技術改造是傳統行業、傳統工業領域的小微企業提升自身素質、培養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據苗圩透露,2012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30億元專項資金來支持工業中小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推動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發展,特別是扶持有特色的產業規模化發展。
百納威是一家為美國嬰幼兒服裝品牌做加工的童裝企業,2010年開始創建自己的童裝品牌碩士貓。目前在國內已有100多家門店,帶動不少中小企業為其做加工。
當前,越來越多和百納威一樣的中小企業意識到,盲目擴大投資生產不是應對危機的良策,一旦經濟下行或經營環境惡化,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加快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才能迎來持續發展的曙光。
據鄭昕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設一個從上到下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包括建設4000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其中中央將重點支持500戶作為國家級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同時,小企業創業基地也將成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場所。
“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以及中小企業自身不斷努力,我想今年中小企業發展將出現新變化、新局面。謀求科學發展,重視質量、品牌、創新將逐步成為中小企業的內在需要和自覺行為。”鄭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