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下滑成本上升 環境改善素質提升
今年首季,中國中小企業面對出口訂單下滑、要素成本上升等嚴峻挑戰,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繼續協調配合,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企業素質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首季度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總體上是正常、健康的,長期向好的趨勢和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小企業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形勢嚴峻:
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沒變
今年年初,青島云路電器由于訂單減少、利潤下滑,快“活不下去了”。當地政府引導其瞄準“高精尖”,實施產業升級。經過努力,這個企業與西門子、東芝等醫療設備生產企業攀上了親,還與風力發電企業簽訂了生產變壓器協議,一下子接到8000多萬元訂單,不但緩解了生存的燃眉之急,而且提高了發展質量。
“首季度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比較突出。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困難。突出表現在資金、用工、原材料等方面成本不斷上升,出口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多,生產經營壓力加大。”苗圩認為,但總體看,中小企業發展還是正常、健康的,長期向好的趨勢和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
“有困難的特別是面臨嚴重困難的企業,主要問題還是缺乏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加強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十分迫切。”苗圩說。
政策協調:
財稅金融各部門助中小微企業解困
首季度,加大資金支持、稅費減免、采購扶持……針對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困難,各級政府一系列既解燃眉之急、又助推長遠發展的扶持政策,為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效果顯著。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中央財政安排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146.59億元,并向小型微型企業適當傾斜。被喻為“小舢板”的小微企業今年將得到更多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農村金融機構營業稅優惠政策期限,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落實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政策,免征小型微型企業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等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轉型升級:
迎來持續發展的曙光
“從首季度發展情況看,小微企業面臨著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在生存的過程中如何確保健康成長,二是如何轉型升級,培育競爭能力。”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表示,技術改造是傳統行業、傳統工業領域的小微企業提升自身素質、培養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據苗圩透露,2012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30億元專項資金來支持工業中小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推動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發展,特別是扶持有特色的產業規模化發展。
據鄭昕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設一個從上到下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包括建設4000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其中中央將重點支持500戶作為國家級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同時,小企業創業基地也將成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場所。
“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以及中小企業自身不斷努力,我想今年中小企業發展將出現新變化、新局面。謀求科學發展,重視質量、品牌、創新將逐步成為中小企業的內在需要和自覺行為。”鄭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