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各類汽車生產企業110家,其中整車企業4家、零部件企業106家;一級配套商數量過半,產品附加值高的配套項目達三分之一;形成了包括發動機、汽車電子、汽車零部件、汽車模具、輪胎、涂料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近年來,開發區不斷加快汽車產業發展步伐,以整車企業投資推動著配套企業落戶、零部件等配套企業落戶促進整車企業發展的策略,推動了區域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2011年,開發區汽車整車產量超過5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大關,成為了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環渤海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核心之一、本市汽車工業的主要聚集地。
兩大整車企業
龍頭拉動區域產業發展
提起開發區的汽車產業,就不得不提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和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前者可稱是央企汽車企業龍頭與世界汽車制造業巨頭的合作,后者則是民族品牌的突出代表,而這兩家企業也正是開發區汽車產業的“龍頭”,帶動著整個區域汽車產業的發展。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兩大“龍頭”的引領下,目前,開發區擁有轎車、SUV、專用車等多種汽車產品類別,涵蓋了高、中、低檔不同層次。此外,開發區還建成了國內第一家具備汽車生產資質的專業新能源汽車企業——天津清源電動車公司。
與此同時,開發區還擁有著與汽車相關的2個內資科研機構、4個外資獨立科研機構、1個企業非獨立科研機構。對于以汽車相關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動,開發區也積極鼓勵,使得區內汽車產業技術不斷創新,掌握了32位汽車微處理器技術、車輛減震降噪技術、車輛尾氣催化凈化技術、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一批核心技術,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今年,開發區將重點支持長城自主品牌汽車生產基地建設,壯大開發區汽車產業規模,并鼓勵長城汽車產品出口。同時,也將鼓勵豐田公司在開發區擴大投資,拓展產品品種和產品系列。”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百家配套企業
支撐產業全方位延伸
隨著整車產業在開發區落戶和發展,其強大的吸附作用已促使在開發區區內及周邊,形成了以豐田、現代系列為代表的日韓系、以一汽系列為代表的國資系,以及相對自由靈活的民營系三大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百家配套企業。此外,還吸引了包括德國大陸電子等在內的一批歐美系知名配套廠商落戶生產。其中,尤以汽車電子類產品實力最為強勁。而隨著長城80萬輛整車基地的投產,圍繞長城的零部件配套體系正在逐漸開始在開發區聚集。
生產企業的落戶并不是開發區汽車產業發展的最終目的。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開發區汽車產業還在設計研發、資源循環利用上進行了不少嘗試。目前,已在汽車高端研發設計領域,聚集了豐田技研、松下汽車電子、富士通天、約翰迪爾等一批著名企業,設計研發能力不斷攀升。同時,還形成了以虹岡、豐通為主的汽車循環利用產業群,構建汽車分解與汽車廢物回用的代謝鏈,實現了資源的閉環流動和循環利用。
今年打造
“兩大基地”“一個領先”
在以往的發展基礎上,今年,開發區的汽車產業將以整車企業發展為龍頭,拓展產品種類和系列,以帶動高端、高附加值零部件產業發展,提高汽車產業集聚規模和水平,完善產業配套環境,使開發區成為我國重要的高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以汽車制造業為核心,拓展汽車研發與設計、汽車金融、汽車物流和汽車出口銷售等上下游服務業,提升產業鏈綜合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使開發區成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研發與出口基地。
根據《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開發區整車產能將達到150萬至200萬輛,實現產值2000億,占到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的20%。其中,整車產值1300億元,零部件產值700億。同時,吸引各類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究中心數量達到20家。
“‘十二五’期間,開發區的汽車工業將以‘鞏固一個龍頭’(轎車)、‘打造一個基地’(零部件基地)、‘突破兩個領域’(重卡和大型客車)、‘提升三個水平’(制造水平、研發水平、汽車服務業水平)和‘跟進一個方向’(新能源汽車)為發展方向,繼續深入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拓展整車業務領域,在立足乘用車業務基礎上,發展商用車和專用車;延伸汽車產業鏈,努力提高汽車服務業的比重;并提升零部件技術水平,重點引進發展以先進變速器和新能源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