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石藥集團獲悉,該企業生產的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創新藥——丁苯酞,在美國波士頓啟動II期臨床試驗。這是我國腦血管病領域第一個進入美國FDA臨床試驗的藥物,是我國化學制藥領域首個向國外進行專利授權的案例。僅靠這一產品,該集團便已收獲近40項國際、國內發明專利,并在2016年創出年銷售近40億元的紀錄。
在當前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雙重壓力下,石家莊這座老工業重鎮狠抓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走出了一條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新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62.1億元,同比增長7.8%。
“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我們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指明了發展方向,只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狠抓落實,我們的城市經濟發展一定會迎來美好明天。”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邢國輝表示。
去過量 淘汰落后產能
早在“一五”期間,國家就在石家莊建立了多門類工業體系。這些工業在給國家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因工藝及設備逐漸老化,不僅效益逐步走低,同時給資源環境帶來了巨大負擔。
面對這樣的局面,石家莊市委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將綠色發展、高效發展為核心內容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攻方向,去過量、強存量、上增量,力求使得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得到最徹底的落實。
石家莊鹿泉區地處太行山腹地,石灰巖資源豐富,“靠山吃山”的發展思維曾讓這里一度成為“水泥走廊”,高峰時水泥企業多達166家,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結構不合理,再心疼也要砍掉。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目前鹿泉僅剩下2家水泥企業,產能不到1000萬噸,機立窯、采石和水泥粉磨企業徹底退出鹿泉。
騰退環境容量,發展新興產業,通過生態環境的改善,鹿泉區逐步構建起休閑服務業為龍頭,電子信息、綠色食品、智能制造三大產業為支柱的“1+3”產業新格局。今年前8個月,該區完成財政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20.75%,其中,四大新興產業稅收占比達到七成。
有這樣明顯變化的不僅僅是鹿泉區,據石家莊市市長鄧沛然介紹,石家莊全市騰籠換鳥工作在同步進行。通過廣泛調研和精心策劃,石家莊從2014年起啟動了主城區重點企業退市進郊的整體搬遷。上千億元資金投入后,主城區數十家企業被遷出,上萬畝土地被騰退置換,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會展服務、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在原有土地上應運而生,石家莊城市經濟也獲得了一舉多得的轉變。2016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738.9億元,增長10.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9.7%,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強存量 提升傳統產業
在傳統制造業進入微利時代的背景下,紡織企業也面臨著生產成本增加、產品售價下降等壓力。常山紡織股份通過原有產業退城進郊,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
2015年7月,常山股份完成對北明軟件的并購重組,形成了紡織與軟件雙主業,發展實力和盈利能力大大增強。由主城區搬遷至正定,常山集團原有的數千臺老舊機械,被630臺全球領先的無梭織機替代,機器數量減少八成,而利潤實現翻番。2016年年底,常山云數據中心和紡織優化升級工程開工,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成后,可部署標準機柜1.2萬個,年新增營業收入23.7億元、利稅11.5億元。
除了紡織業外,石家莊醫藥、食品、化工等產業的升級換代也在全面推進。
在優惠政策的支持下,以華北制藥、石藥集團、神威藥業、以嶺藥業等優勢企業為主的生藥醫藥行業,先后組建了國家抗生素、維生素聯盟,建設了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近10家,新藥及制劑業務占整體主營業務比例由2010年的20%增長到2016年的70%,形成了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其中,石藥集團近3年先后投入20億元用于創新研究,企業經濟效益穩步攀升,今年上半年,實現不含稅銷售收入129.44億元,利稅24.99億元,同比增長54.11%。
上增量 發展新興產業
要使城市經濟強勁發展,不僅要保存量,更要做增量。這個增量的主要來源就是科技創新,全力推動產業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在激光器的快速掃描下層層疊加,幾小時后,一張平面圖變成了三維立體物品。近日,記者在河北敬業集團3D打印生產車間見到了這神奇的一幕。
該集團是石家莊域內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近年來先后壓減鐵產能102萬噸、鋼產能200萬噸。大量壓減產能,勢必造成大面積減收。如何防止效益滑坡?轉型升級自然被提上議事日程。
企業通過調研,發現作為現代新技術的3D打印的關鍵原材料金屬粉末,長期被國外壟斷,購買成本居高不下,兩公斤高端金屬粉末的價格竟然相當于一噸鋼材。于是該企業與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結成戰略聯盟,開展技術攻關,建成國內首套微細金屬粉末制備生產線。據該企業負責人李趕坡介紹,目前企業500公斤霧化爐系統正在安裝中,3D打印研發中心正在抓緊籌建。預計到2019年項目全面建成后,可年產2萬噸粉末先進成形產品、600噸增材制造用金屬材料、30噸3D打印航空材料,年實現銷售收入將達到50億元。
新的材料產業在不斷創新,新的裝備制造在不斷誕生。
4月初,六輛鋁合金車體地鐵編組亮相,現代感十足的流線型車身驚艷全場,這些地鐵由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制造。新產品的誕生,意味著這個經歷了轉型陣痛的“百年老企”已由最初的貨車造修“一業獨大”,升級發展為集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糧食機械等為一體的新組合,締造出了中車高端產品“聚集區”,正在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對個性化制造的需求。
通過創新驅動,石家莊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2016年完成增加值382.6億元,4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16.2%,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7.5%。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增加值197.7億元,又比上年同期增長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