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 王瑞祥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很高興參加2016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此,我代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向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和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其主要特征是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快速發展。機器人產業作為現代科技創新和衡量一個國家工業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成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與競相角逐的焦點。今天,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世界機器人產業同行及海內外專家,以“智造決定未來”為主題舉辦論壇,圍繞機器人產業與未來制造業發展進行高峰對話,一定會對激發經濟新動力、促進制造業調整振興產生積極影響。
近年來,伴隨著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的迅速興起,機器人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對世界制造業格局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變化。為搶占未來發展高地,各主要經濟體都在集聚優勢,加緊謀篇布局。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始終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自2014年起,相繼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把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納入國家優先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5年為世界機器人大會致的賀信中,代表中國政府表達了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和企業家攜手,共同推進機器人科技創新發展,造福人類的信心和決心。近期,我國政府又發布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了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和實施細則。目前,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我國機器人產業正在快速有序發展,并涌現出一批創新引領強勁、發展勢頭較好的先行企業。這些企業引導產業在采用先進技術進行產品設計、研發制造以及零部件配套、市場銷售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果,機器人產品服務經濟社會的領域不斷延伸,范圍不斷拓展,規模不斷擴大,呈現出越來越好的成長性和越來越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自2013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后,銷量連年增長,2015年達到6.6萬臺,份額已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機器人密度(每萬人使用數量)由5年前的11增加到36。并預測,到2017年,中國擁有的制造業自動化設備數量將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巨大的市場需求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但我們深知,我國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基礎還很薄弱,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主要是:整體核心技術落后,高精密、高速與高效的減速機、伺服電動機、控制器等關鍵部件依賴進口;整機開發制造未形成規模,零部件產品質量及批量化供給還存在差距;自主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較弱,創新成果轉化率亟待提高等,這需要我們在新一輪的發展中盡快加以解決。同時,我們還必須有效避免發展中出現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和“空心化”問題,保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健康有序。
今年是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起步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攻堅之年。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了關鍵期,我們既要在較短時間內走完發達國家上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道路,又要在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迎頭趕上;既要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又要大力推進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而在實現“兩高”目標中,機器人作為一種重要智能產品和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承載著艱巨的責任使命,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將按照國家的總體規劃部署,將機器人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先鼓勵發展。將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謀劃,堅持創新驅動、標準質量先行,堅持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集中攻克難點補齊短板,努力實現“兩突破”、“三提升”任務目標。即通過五年的努力,通過抓重點產品、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和高端產品的重大突破,實現機器人質量可靠性、市場占有率和龍頭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力爭至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量達到10萬臺,機器人密度達到150以上,培育3家以上龍頭企業,形成5個以上配套產業集群。同時,基礎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集成應用取得突破,良好生態環境基本形成,市場需求得到滿足,實現我國機器人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為造福人類做出貢獻。
本屆論壇云集了海內外諸多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并將針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先進技術與社會發展、專業人才培育、專利技術培訓、集成商應用技術、國際交流合作等專題進行探討與交流,這將是一場廣視野、多視角、高水平的頭腦風暴。真誠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留下真知灼見,為助力機器人產業發展獻計獻策。更期待與各國業內同行,加強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讓我們以此次論壇為新的契機,緊密聯手,協同并進,共同書寫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最后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愿各位嘉賓朋友身體康健!
王瑞祥會長參觀CIRO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