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軍工巨頭斥資上百億購多家發動機公司 |
來源:參考消息網 時間:2016/3/1 9:36:35 瀏覽:877次 |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刊文稱,以中航工業集團為代表的中國軍工業正掀起新一輪海外并購潮。外媒稱,中航工業發布官方消息,稱該集團在十二五期間共完成14宗海外并購,總額達149.5億元人民幣(約合23億美元)。該集團還說,這些并購為接下來5年其在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張“打下堅實基礎”。 據統計,從2009年至今,中航工業已先后并購了奧地利未來先進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FACC)、美國西銳公司、美國大陸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耐世特汽車系統公司、德國Thielert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海外并購使得集團海外收入激增。2011年,中航工業海外收入為431億元人民幣,2015年這一數字便增至753億元,增幅近75%。中航工業計劃在十三五期間繼續將并購目標鎖定在“發達國家”。 據悉,FACC是有著20年復合材料研制、生產經驗的企業,擁有空客、波音、龐巴迪等重要客戶。被中航工業收購后,FACC近水樓臺先得月,順利成為國產首架自主知識產權支線噴氣客機ARJ-21的主零件供應商。 美國西銳(ciruus)公司則是全球領先的小型飛機制造商,其王牌產品SR-22(如圖所示)是全球最暢銷的輕型飛機,號稱“空中寶馬”。中航工業收購西銳,開創了中方并購歐美整機制造企業的先河。 通過海外并購,中航工業綜合實力迅速增強。據中航工業官網介紹,該集團2009年入選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426位,成為首家入選的中國軍工劇透。2015年,中航工業連續第7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行列,排名已躍升至第159位。圖為中航工業標準件生產車間。 2014年,中航工業總收入達到3940億元,年均增速近13%,2015年則有望達到約4350億元。殲-31“鶻鷹”隱身戰斗機、FC-1“梟龍”戰斗機、殲-10、L-15“獵鷹”高教機、L-7初教機、K-8基礎教練機、武直-10、運-8、運-20以及太行、秦嶺、昆侖等發動機都是該集團的王牌產品。 外媒分析認為,海外并購除拓寬國際影響力外,還能幫助中國軍工企業擴大國際供應鏈、推動出口、獲得國外先進技術。比如SR-22所擁有的整機降落傘技術,可確保一旦飛機在空中出現故障,艙內人員不用跳傘,即可安然著陸。這一技術如果運用于軍用航空器上,或可大大提升戰時人員特別是滲透敵后的突擊隊員的生存幾率。 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種原因,中國軍工企業的國際化之路并不平坦。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21日報道,中國企業正試圖并購有著200多年歷史的世界級精煉鋼鑄、鍛件企業——英國謝菲爾德鍛造集團。由于該廠是軍用特種鋼的生產商之一,曾為英軍現役主力戰略核潛艇前衛級制造用來包裹核反應堆的壓力容器,英國朝野因此不斷傳出擔心泄密的質疑聲。 無獨有偶,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2月19日報道,美國軍用工程機械的重要防務承包商特雷克斯公司在收到來自中聯重科的33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后,美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也敦促本國政府“出于國家安全考量”阻止這一收購案。 連一家制造推土機和起重機的公司,美國高層都有人不愿賣給中國企業,其對華敵視心理可謂根深蒂固。
|
上一篇:河北:118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下一篇:從標準入手——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蓄勢待發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