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電動車銷量增長迅猛充電難 盤點各國新能源車推廣 |
來源:央廣網 時間:2015/11/10 9:40:26 瀏覽:738次 |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第四屆北京國際充電樁技術設備展日前在北京舉行。根據會上公布的信息,截至去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萬輛;光是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一共銷售了7萬2700多輛,同比增長2.4倍。 不過,相比之下,我國的充電樁建設卻相對滯后。央廣經濟之聲《天下財經》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多位傳統能源車主和一些潛在購車人群發現,除個別人擔心動力受影響外,絕大多數車主表示如果能解決充電難問題,自己確實想購買新能源汽車。而一些地產開發商、小區物業則表示,如果用電動車的人多了,自然會考慮設置充電樁。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先建充電樁,還是先推電動車? 截至今年9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建設超過4萬個,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經建成較大規模的城市充電服務網絡;然而這距離國家規劃目標還遠遠不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我國要基本建成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照此估算,未來每年將需建設至少96萬個充電樁。那么,其他國家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人多嗎?如果是電動汽車如何充電?又是否有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 先來看看澳大利亞的情況。《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總體來看在澳大利亞使用電動汽車的人并不是特別多,但是澳大利亞政府卻一直在大力推廣電動車。早在2012年,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公務員就以身作則,率先開起了電動車。那個時候,澳大利亞一家叫做讓澳大利亞更美好的公司,就已經開始計劃在澳大利亞修建充電網點。澳大利亞更大的計劃在于昆士蘭州,在該州,一條全長1600公里的布魯斯高速公路將會新建電動車高速公路,也就是高速公路沿線上都會有充電站。澳大利亞最早的充電站在2012年由霍頓開始運營,而2014年的時候,美國的特斯拉公司已經在悉尼開設了兩個超級充電站,該品牌的汽車到充電站免費充電20分鐘就可以恢復50%的電力。此外澳大利亞一直在進行著更節能電動車的研發工作,在今年的8月5日,澳大利亞西南沃爾什大學的一群學生研發出來的新型電動車,在單次充電以后,以每小時100公里的時速行駛了500公里,打破了電動車巡航的世界紀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電動車在澳大利亞出現。 德國政府計劃至2020年實現100萬輛電動汽車在德國上路行駛的目標。據統計,目前獲得許可的德國電動汽車只有近2萬輛。盡管截至今年年中,德國汽車制造商已經推出了19款不同型號的電動汽車,但由于售價高昂和充電樁不足等問題,還無法順利投入市場。曾多次赴德國考察汽車行業的從業者劉智祺介紹,目前在德國,電動汽車并不是非常普及。這從一個方面可以看出來,就是電動車充電樁的數量。目前德國全國的充電樁數量和上海市的電動車充電樁數量差不多,都是2000多個。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是電動車作為新能源技術的一個方向,并不是德國政府的唯一選擇,德國政府還有類似于清潔柴油的技術。另一個方面是,德國現在已經拋棄了核電,這對于完全依賴電網的電動車來說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德國政府在推廣電動車上并沒有下特別大的政策力度,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并沒有直接價格上的優惠,只有在購買和日常使用過程中會有稅收上一些優惠。對比下在德國購買電動車和普通汽車的價格差,比如大眾集團的e-Golf售價23000歐元,同樣級別同樣尺寸大小的汽油車是12400歐元左右。在這個價格下,e-Golf即使電費不要錢,需要跑12萬公里才能拉平和汽油車之間的價格差距。但是在未來,德國政府還是愿意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的市場銷量,他們最近通過一個法案,會提高對電動汽車促銷的力度。 俄羅斯政府在今年9月頒布法令,要求在2016年11月1日之前,俄境內所有加油站必須為電動汽車配備充電樁,以促進俄羅斯清潔能源交通工具的發展。俄羅斯電網公司發言人表示,相信新的法令能夠刺激商業。這確實是一個進步。不過,數據顯示,2014年全俄僅有140臺電動汽車被售出,而在2015前半年,電動汽車銷量不足50臺,幅員遼闊的俄羅斯境內目前僅有500部電動汽車。另外,俄羅斯的冬季被認為將對電動汽車使用造成巨大困難。低溫將增加電動車的使用限制。 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分析,人類開發電動汽車的速度和國際油價的漲幅呈完全正相關的關系,同時,國際油價又和俄羅斯經濟發展也完全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俄羅斯總體上對于電動車卻是又愛又恨,由于1920年,國際油價的下跌,曾讓高速發展的電動汽車產業完全進入停滯階段。而90年代的油價上漲,造就了俄羅斯經濟奇跡的同時,也促成了電動車產業的大發展。問題在于,電動車的全球普及會抑制石油消費,間接有損于俄羅斯的經濟支柱是由出口產業。但是俄羅斯本國的電動汽車市場的研發和發展又可以直接刺激消費,為經濟增加活力,近年石油價格從最高147美元下跌至如今40美元左右。俄羅斯經濟充滿不確定性,汽車市場也是在苦苦掙扎,原本省錢的電動車面對漫長冬季里的俄羅斯消費者也毫無吸引力。而俄羅斯政府卻把國內電動車發展的難題歸結于充電樁數量的不足。于是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要求到2016年11月1日,每個加油站都必須要安裝上電動車充電樁,面對復雜的電動車市場發展大難題,俄羅斯歧途緊貧一直簡單粗暴的政力扭轉乾坤,最后除了可以刺激最低端充電樁的進口貿易以外,對市場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甚至還出現為應付新法規而造成的嚴重資源錯配和浪費。
|
上一篇:充電樁企業閉環發展搶樁忙 專家建議速推互聯與兼容 下一篇:報告稱十年內機器人將替代45%工作 行業空間巨大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