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質量指標均高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1-9月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整體穩定,生產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利潤總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運行質量指標均高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從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看,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354.4億元,同比增長5.8%,高于全省1.7個百分點,在全省設區市中居第2位,我市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3%。1-9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468億元,占全省的31.4%,居全省首位(含辛集計算533.3億元,占全省的35.8%);同比增速為6.4%,高于全國8.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6.2個百分點,居全省設區市第2位。實現利稅總額712.3億元,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長14%,居全省設區市第2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74.2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居全省設區市第1位。
從工業運行質量看,全面好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9月,全市虧損企業168家,虧損面7.4%,低于全省9.3個百分點,為全省最低水平。從工業企業經濟效益7項評價指標看,我市均好于全省、全國水平。
其中有3項指標居全省第1位、好于全省、全國30%以上,分別是: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7.71%、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163.7元、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16.7天;其它4項指標也明顯好于全省、全國。同時,高耗能行業占比下降,工業結構顯現趨優的調整變化。
今年以來,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實現較快增長。1-9月,我市(含辛集)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11.5億元,同比增長19.9%;技改投資完成1381億元,同比增長18.9%;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為72.3%。全市(含辛集)工業施工項目2027個,工業技改項目1615個。
從區域看,東、中部區域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9月,東、中、西部區域實現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別為35.2%、50.8%和14%,同比分別增長7.0%、6.0%和4.2%,東部區域高于全市1.2個百分點。
從工業生產看,全市工業增速主要靠石化、紡織服裝行業拉動。從工業效益看,全市工業利潤主要靠熱電燃氣、紡織服裝、醫藥行業拉動。從重點企業情況看,50強企業生產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當前工業結構轉型過程中,重點企業站在轉型升級的最前沿,即期生產經營受到的減利因素較多,總體生產、效益增長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下一步更要加強對企業的幫扶力度,提升重點企業的生產、效益,力促大戶企業切實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全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整體增速放緩的大形勢下,我市工業經濟同樣受市場需求不足、剛性化解過剩產能、臨時性限產減排等減產減利的因素影響,特別是傳統產業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攻堅期,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工業整體增長壓力較大。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統將重點做好工業運行監測分析、加強運行協調和服務、不斷深化對標行動、加大新增規上企業培育力度、加強通報和考核工作、強化對重點企業的跟蹤服務、加大本地新能源汽車企業扶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統籌協調全市入企幫扶等工作,力促全市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升級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