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外頂級機器人出擊上海工博會 看好中國制造2025蛋糕 |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5/11/4 9:42:29 瀏覽:698次 |
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3日在上海開幕,國內外最主流的機器人廠商集中亮相機器人展區,中國打造制造業強國的商機吸引了全球機器人產業。 本屆工博會上機器人展區面積大為增加。據了解,展會上機器人展區達3萬平米,而去年為1萬平米。來自國內外的最先進機器人悉數登場,包括全球四大機器人巨頭:瑞士的ABB、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德國庫卡,以及那智不二越、OTC、松下電機等。他們在展廳內占據了最核心的位置,并各自推出了多款工業機器人在現場演示,吸引觀眾目光。川崎機器人、柯馬、中信重工、錢江機器人等則是首次在工博會上參展。 日本發那科參展的主題是“發那科與中國制造2025”,其展出的機器人超過30臺。3日首發的“全球負載最大的協作機器人CR-35iA”可適用于汽車制造、機床上下料等。在現場,這臺機器人可將一扇汽車門扇拿到安裝位置,與工人共同完成安裝。 發那科方案工程師張毅向記者介紹,通過使用機器人,可減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生產效率。目前,這款機器人已經應用于北美市場通用汽車的生產線上。 本屆展會成為機器人公司集中發布新品的窗口。如川崎機器人首發了專門針對3C、電子電氣等生產周期短,自動化尚不發達的領域推出的“雙手腕定位機器人duAro”;ABB首發了工業機器人IRB8700等。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機器人在中國市場潛力巨大。記者從多家機器人廠商處了解到,售價為三十余萬元人民幣的機器人投入使用后,由于實現24小時生產,減少工人數量,提高生產效率,通常幾年的時間就可收回成本,“機器換人”將成為趨勢。從2013年起,中國就成為全球機器人的最大市場。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2.5萬臺,同比增長27%。市場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亞洲地區,特別是中、韓兩國。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推動工業機器人應用及產業化,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本屆展會中國“機器人軍團”高調參展,沈陽新松展出了智能爬壁噴涂機器人,以及在國內領先的七軸機器人;中信重工首發了最新研發的“礦山機器人”,實現礦山高危環境使用的工業機器人的系統化、產業化。 中國作為機器人領域的后來者,已將突破核心技術作為未來發展方向。本次展會上,秦川機床展示了機器人基礎關鍵件“機器人關節”,國產化率已達70%。秦川機床不僅研發出機器人關節,而且能夠制造生產機器人關節的機床。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董事長龍興元向記者介紹,此前,中國生產的機器人整機要大量采買國外公司的關節,實現技術突破后,將讓中國國產機器人真正“站起來”。明年,公司將生產全國產化的機器人關節。(記者劉育英)
|
上一篇: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整體穩定 下一篇:北斗系統“十三五”望覆蓋全球 應用空間巨大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