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嘉年華“嗨”翻天
——2015石家莊飛行大會暨通用航空展圓了“愛飛客”們的飛行夢
9月20日,2015石家莊飛行大會暨通用航空展進入最后一天。除了屏氣凝神觀賞酷炫的特技飛行表演,有趣的互動體驗也成了不少市民的必選。
為使普通觀眾能夠更貼近通航飛行、融入通航文化,除了提供各種機型的飛行體驗之外,此次大會還在展會現場舉行豐富多彩的航空嘉年華活動,讓整個會場成了一個航空城,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航空文化,處處都有想不到的驚喜,也讓“愛飛客”們暢快淋漓地過了一把飛行“癮”。
垂直風洞跳起“空中芭蕾”
在飛行大會的體驗環節中,被稱為“空中芭蕾”的垂直風洞體驗項目最受歡迎。上午十時多,記者在位于大會表演區最北側的風洞體驗區看到,四五十名準備體驗的市民已經排起了長龍,不時還有剛剛體驗完的市民走出來后連連稱贊刺激、有趣。
記者也決定親自體驗一把。穿上專用的連體寬袖服,戴上頭盔、手套等保護裝備后,又接受了簡單的知識補充和模擬練習:伏在一張椅子上,接受一些在風洞中“漂浮”時的動作要領,諸如抬頭、盡量四肢伸展等。
一切模擬結束后,塞上耳塞,記者忐忑地上樓走進垂直風洞。這是一個約十多米高的艙體,底部設有數個鼓風機,機器開啟,風洞內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原想著隨即便可騰空而起,展翅飛翔,進入風洞后才發現并不容易。巨大的風力幾乎讓人站不住腳,就連呼吸都有些困難了。記者幾次盡力嘗試著用教練教授的動作來保持穩定,無奈重心不好把握,只有前后亂撞、上下亂飛,幸好有教練拉著。不過,待慢慢熟悉情況,這才稍稍有了風中飛舞的暢快。
“第一次體驗,很多體驗者都不敢放開,全身緊繃。其實越是放松,越是好控制,在空中就像在水里游泳一樣。”教練告訴記者,作為最安全的極限運動之一,風洞飛行適合的人群年齡范圍較寬,體驗者不僅可以在半空中體驗飄浮,更可以做出空中翻筋斗、飛檐走壁等高難度動作。
小小飛行員萌翻全場
小小飛行員、小小空乘也走進了大會現場。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乘坐國航航班。本次航班將飛往法國巴黎,祝您旅游愉快……”坐在模擬機艙中,聽著女兒稚嫩的童聲說著流利的問候語,市民何先生開心地笑了。此時此刻,他8歲的女兒、身穿小版棗紅色空姐服飾的何子彤,則非常專業地轉身去一旁的餐臺上取“水果”,準備下一次播報。
本屆大會期間,組委會專為3-15歲小愛飛客們打造以“兒童航空職業體驗”為核心的“小小愛飛客藍天夢工廠”。記者看到,“夢工廠”通過設置飛行員、空乘服務員、消防員、警察、烘焙師、快遞員等職業模塊,讓孩子們在專業老師的引領下,與真正在通航領域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進行零距離的交流和互動,在游戲的歡樂中了解航空,愛上飛行,結識伙伴,融入群體,共同收獲友誼,收獲成長。
“飛行全程必須系好安全帶”、“飛行中不能開手機”……這些小飛行員、小空乘、小安全員們不僅認真思考航空工作怎么做,還教會了爸爸媽媽這些大“愛飛客”們不少關于航空的有趣知識。
記者了解到,每次體驗完畢,孩子們還可以領取一張職業介紹卡和“工資”。最后,還可以憑“工資”換取飛機模型等獎品。而他們稚嫩的童音,竭力秀出讓人忍俊不禁的專業范兒,總會引得現場觀眾紛紛搶著與他們合影留念,“心都萌化了”,“又萌又專業”,“萌得把持不住”。
引入航空繪畫藝術
剛硬的飛機,在畫作中也能展現出飄逸之美:它們一個個倔強地高昂著頭,突兀的螺旋槳頑強地伸張,穿越歷史的天空,這些飽經風霜、個性十足的精靈,似乎擁有了生命……
作為國內首個將航空繪畫藝術正式引入,作為展覽活動一部分的大型國際航展,本次大會推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教師宮浩欽教授航空繪畫作品展,吸引了眾多觀者的關注。
據宮浩欽介紹,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飛機、發動機等,也能夠了解這些器械的內部構造,“當看到成千上萬個精密的零件一起工作時,情景非常震撼。”而這些畫作實際上是對工業文明的致敬,希望更多借助繪畫藝術吸引更多人群熱愛航空、投身航空,從而深刻體會通航文化的魅力。
觀展之后有所感想?沒關系,這里的幾張圓桌、幾筒彩筆盡可表達。
先畫個圓圓的“大球”,在里面開兩個“窗戶”,再在頭頂添一個螺旋槳……思索再三之后,十歲的李亞娟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飛機,并涂上了漂亮的顏色。“這次來飛行大會,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這么多飛機,而且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當一名飛行員,為祖國的藍天自由翱翔。”和自己的大作合影留念后,小姑娘這樣告訴同行的爸爸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