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如何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意義重大。
【關鍵詞】思想工作 創新 原則和方向
新形勢下,引導輿論的任務艱巨復雜,把握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至關重要。當前,宣傳思想工作所處的環境更加開放,在促進改革、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中承擔的任務更加繁重,所面對的工作對象思想也更加活躍,必須結合實際,做好新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
1. 切準時代脈搏,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我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廣大群眾的思想也隨之發生著逐漸的更新,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學生思想更加活躍。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直面當前學生思想的復雜性,直面道德教育的艱巨性,直面民族文化引導的迫切性,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引導學生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培育和弘揚文明的道德規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改革和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2. 把握規律特點,嚴格遵循必須堅持的原則和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黨的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的組成部分,是一條重要的戰線”。宣傳思想工作起著宣傳、組織、引導的作用。正是充分發揮了宣傳思想工作的這種作用,我們的黨頑強地走過了革命戰爭年代和近半個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不斷探索規律、改進方法,取得了顯著成績,積累了豐富經驗,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也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工作方法和規章制度。“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這就為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指明了原則和方向,是宣傳思想工作須臾不能偏離的客觀規律。
在新世紀新階段,宣傳思想工作應按照其自身的規律特點,一如既往地發揮它的傳統優勢和魅力,同時必須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在宣傳內容、宣傳方法、宣傳載體、宣傳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創新的總體要求:一是必須方向正確。要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個大的方向,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議的方向,把握三個“服務”的方向。二是必須繼往開來。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的,因而要保持宣傳思想工作有關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并沿著這個方向去創造新的做法、新的理念、新的成果,而不能和原有的工作傳統割斷開來。三是必須實事求是。創新必須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發,要用實踐來檢驗工作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3. 勇于創新發展,努力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水平。
首先,宣傳思想工作要走“三貼近”道路,即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新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要創新要發展,就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和廣大干部的思想實際,從實際出發謀劃工作,按實際需要開展工作,以實際效果檢驗工作; 就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誠心誠意為人民群眾服務; 就要不斷從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汲取經驗和營養,使工作不斷適應新形勢給人們社會生活帶來的新變化。為此,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要在內容上“細化”。要從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民群眾的需求方面去研究宣傳工作的內容,針對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把黨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講充分說清楚,使黨的主張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統一起來,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要在方式方法上“多樣化”。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避免千篇一律,空洞說教。
其次,開展多種活動,著力提高干部教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員干部,教育全體教職工。要組織干部教職工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黨的重大方針政策,提高廣大干部教職工的政治理論素質,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定把改革與發展推向前進的信心。廣泛開展愛國、愛集體、愛崗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要從宏觀轉變到微觀,即從“雷陣雨”轉變為“毛毛雨”,從課堂轉變到門戶,從我講你聽轉變為“雙向交流”,從講大道理轉到辦實事; 教育內容由大轉小,從官話轉為民話; 具體操作由虛轉變為實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貼近生活,越接近生活就越有感召力。“交往法”能廣交朋友,增進友誼;“動情法”能合理合理,潤物無聲;“親善牽引法”能消除抵觸情緒;“層級滲透法”能潤育不同層次人員的文化、修養、道德、智慧;“激勵法”能弘揚正氣、促進競爭。通過寓教于學、寓教于文、寓教于體、寓教于賽、寓教于會和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來陶冶情操、提高素質,煥發全體教職工立足崗位努力工作的熱情,提高全體教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增進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廣大干部教職工形成奮發向上的群體意識。
第三,宣傳思想工作要在提高前瞻性、增強預見性上做文章。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人們的思想時刻處在變化之中,這就要求宣傳思想工作既要提高釷對性,又要增強預見性。要加強對社會輿情的搜集與分析,準確把握群眾的思想脈搏,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頭,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要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民意,多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理性上的判斷和分析,多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這也是新時期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