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昨日透露,國家將投入1000多億元用以治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大氣治污進入新階段 環保部昨日正式發布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同時發布了新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昨日透露,國家將投入1000多億元用以治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昨日正式公布,吳曉青表示,全國將設1500個PM2.5監測站,而更嚴格的新標準下,全國將有三分之二城市不達標。
大氣治污進入新階段 環保部昨日正式發布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同時發布了新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與現行標準相比,新標準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了PM10等污染物的濃度限值,收嚴了監測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明確了標準分期實施的規定,規定不達標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應當依法制定并實施達標規劃。
吳曉青說。環保部已下發通知,明確規定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實施,2016年1月1日是標準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時間”。目前正在編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投入1000多億元治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
新標與國際低標準接軌 針對現行空氣污染指數(API)評價結果與人民群眾客觀感受不一致問題,吳曉青表示,新發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增加了參與評價的污染物項目,調整了分級分類表述方式,完善了監測數據和空氣質量指數發布方式。
他表示,總體上,新標準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但由于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技術發展水平決定了PM10、PM2.5等污染物的限值目前僅能與發展中國家空氣質量標準普遍采用的世衛組織第一階段目標值接軌。
三分之二城市將不達標 吳曉青表示,新標準出來后,我國將有三分之二的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按照現行標準,去年達標率實現了88%,新標準之后,將有200多個城市不達標,達標率降到30%左右。
對于美國使館的監測,他表示,目前北京市布設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點已經覆蓋了外國駐華使館區域,可以滿足包括駐華使館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公眾了解北京空氣質量的需求。
吳曉青透露,目前我國具備對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城市有56個,監測設備169臺/套,同時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有50個城市。十二五期間全國要布置1500個PM2.5監測點,前期需要的投入將超過20多億元,每年新增費用也將超過1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