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針對9大重點行業及20種主要產品能耗下降提出具體指標要求,同時擬定9大節能重點工程,預計9大重點節能工程投資需求總額達5900億元。《規劃》還提出后續將跟進的包括財稅、技術、監管和標準準入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市場分析指出,《規劃》將能耗下降指標具體細化到行業及主要產品,使得其提出的目標更具指導意義。9大重點工程帶動的近6000億元的大“蛋糕”中,工業窯爐鍋爐、電機系統和高/低溫余熱余壓利用三大領域分享了其中逾1/3的份額,有望成為工業節能領域價值投資的主題,而相關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將為此受益。
推進九大重點節能行業
根據《規劃》,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9大重點行業將成為“十二五”工業節能重點,這些行業將著力推進以高效節能技術替代落后產能,《規劃》提出了這些技術到2015年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普及率。
業內專家指出,從“十二五”開局來看,工業能耗降低水平未達預期,這主要由于目前國內主要工業領域淘汰落后產能后的存量產能中,先進節能技術的應用率普遍較低。
這也預示著,要實現21%的工業能耗降低指標,在各工業領域特別是9大重點行業推進節能改造的任務相當繁重。
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主任助理孫小亮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電機系統改造被《規劃》列為重點節能領域之一。以此為例,目前全國范圍內具備設計、出產、測試高效電機能力的企業只有30-50家,僅占全部電機市場的10%-15%,且這些高效電機90%以上還主要用于出口。而按照《規劃》目標,2級以上能效電機應用比例達到80%,與目前現狀相差甚遠。
其他如高爐鋼鐵、電解鋁、電石等領域先進節能技術設備的市場普及率也普遍很低。
不過,節能效果提高的同時將增加企業節能改造的成本負擔。據了解,目前國內高效電機的市場平均售價為70-90元/千瓦,比普通電機高出一倍多。
孫小亮對此指出,盡管工業企業節能改造任務重,且成本負擔高,但通過節能給工業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很明顯。
例如《規劃》提出到2015年國內電機系統節電率要提高2到3個百分點。如果每提高2個百分點節電200億度電,按目前工業用電平均售價0.58元/度來測算,電機系統改造每年節約的用電成本將達116億元。
三大領域步入快車道
《規劃》同時提出以9大工業節能重點工程為抓手推進工業節能“十二五”進程。市場普遍預期,按照目前技術和市場成熟度的高低來劃分,9大重點工程中的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和余熱余壓回收利用三大工程將成為未來工業節能的主陣地,并有望進入產業化快車道。
據了解,目前國內工業鍋爐窯爐普遍存在自控水平低、平均負荷低、裝備陳舊落后等問題。對于燃煤為主的鏈條鍋爐,如果以新型煤粉鍋爐替代,可節省40%用煤量,全年可節省運行費用170萬元以上。
而電機系統如采用變頻調速技術,按20%節電量計算,每年節電600億度。在余熱余壓利用潛力巨大的鋼鐵行業,余熱資源回收率普遍僅為25.8%。如果全部加以利用,其發出的電量可滿足一家中型鋼鐵企業全年60%的用電量。
按照《規劃》,這三大工程的具體實施目標分別為:到2015年,工業鍋爐、窯爐運行效率分別比2010年提高5%和2%;電機系統節電率比2010年提高2-3個百分點;余熱余壓發電裝機達2000萬千瓦。
《規劃》預計,這三大領域投資需求分別達900億元、600億元和600億元,總計2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