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藍領"頻頻外飛明年高技能人才缺口達90萬
楊建西,被浙江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挖走;錢帥,被北京一家公司挖走;韓勇娜,被浙江臨海中等職業技術學院挖走;李新寬,被南方一家研究院挖走……
他們有幾個共同點:都是河北人,都是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獲獎的高技能人才,都被外省挖走。
高技能人才,被業內人士稱之為“金藍領”,而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獲獎的更是其中的拔尖人才。我省(河北省)“金藍領”為何頻頻外飛?如何留住這些人才?
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獲獎的40多名河北“金藍領”,至少有四分之一被外省挖走
近日,關好運被挖走了。他離開了河北,到四川一家材料研究所工作。
2012年,在石家莊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上學的關好運,取得了全省數控技能大賽第一名的好成績。當年畢業后,關好運到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工作,成了一名車工。然而他只是一名臨時工,按照石家莊市最低工資標準,開始時每月拿1100元,后來漲到1320元。
12月20日,關好運在電話里告訴記者,工作13個月后,他今年被四川一家材料研究所挖走。來到四川后,關好運不僅有了事業單位正式編制,而且年薪10萬元以上。
關好運現象不是個別現象。與他一樣,我省一些“金藍領”接過外省單位伸過來的“橄欖枝”,離開了河北。
楊建西,趙縣人,2004年榮獲第一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一等獎,在秦皇島技師學院工作時被浙江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挖走。目前,他已成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數控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所帶學生多次獲得全國和浙江技能大賽一等獎。
韓勇娜,石家莊橋西區人,2006年河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項目第一名,被浙江臨海中等職業技術學院挖走,目前已成為當地數控車機械領域帶頭人,被授予“臨海市拔尖人才”、“浙江省技術能手”等稱號。
錢帥,廊坊人,2010年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第一名,被北京一公司挖走,后輾轉回到廊坊。
……
2004年以來,我省5次組織參加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有40多人獲獎。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獲獎選手被外省挖走。
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副處長馬永飛說,“金藍領”在企業生產和技術創新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被許多企業視作核心競爭力。“‘金藍領’為德國的產品開具了一張信譽保證書。”曾到德國培訓過的韓勇娜說,憑借著高技能人才的貢獻,德國產品成了高品質、高水準的代名詞。
10年來,我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快速發展,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院校為基礎的技能人才培養機制基本形成。全省累計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50萬人次,培養、培訓各等級技術工人104萬人。在全國率先開展技師社會化考評工作,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漸趨完善。截至201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430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6.7%,達115萬,中級工為141萬人,初級工和無等級工為174萬人。“燕趙金藍領培訓計劃”每年重點支持5000名技師和高級技師的培養。
“很可惜,我省辛辛苦苦培養了很多年。但人家給了高薪,并且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馬永飛對高技能人才流失很是痛心。
待遇低是高技能人才流失的一個原因,但缺乏發展平臺卻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金藍領”為何選擇離開?
“走是因為待遇低,單位不給轉正。”關好運說。“全國第一名有幾個?別人都搶著要。”錢帥告訴記者,他2010年獲得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第一名后,被外省許多單位爭搶。當時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承諾,只要錢帥愿意,就給他辦理留校手續。然而幾個月后,學校的答復卻是“市里不批”。
“走是因為收入低,工作環境和發展平臺也是一個原因。”楊建西舉例說,在原單位時工資每月1400元左右,而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則提供了10萬元以上的年薪,還有數控教研室主任的職位。
“待遇低是人才流失的一個原因,但缺乏發展平臺卻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缺乏激勵政策。”馬永飛說,我省對高技能人才的認識存在“盲區”,培養投入不足。在財政投入方面,江蘇省本級高技能人才工作專項經費一年7360多萬元,而且全部是財政專項資金,而我省僅為3680萬元,且其中3600萬元為就業專項資金。2014年全省高技能人才培訓資金僅41萬元。算下來,一年41萬元財政培訓資金對于全省115萬的高技能人才而言,平均每個“金藍領”一年不足0.36元。
“沒有像抓項目一樣抓人才培訓。”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相關人士說,我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政策體系不夠完善、工作機制不健全,在高技能人才出國(境)培訓、引進等方面的政策還是空白。盡管每年組織近200個工種的職業技能競賽,但對競賽優勝選手獎勵還停留在精神激勵方面,沒有物質獎勵。省本級對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優秀人才缺少獎勵措施。
高技能人才流失,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最近,張家口一家企業從北京引進了一個高科技項目,原計劃聘用的本地“金藍領”被北京一家公司挖走。“如果再招不到合適人選,到手的項目可能就飛了。”公司負責人田禾感慨地說。
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加快健全多部門聯合“留人”機制,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
錢帥又要走了。12月19日,他告訴記者,北京一家航天公司聯系了他,給的條件不錯。“我很戀家,如果有一個好的平臺,待遇好些,我更喜歡在家鄉工作。”
“必須留人,高技能人才流失的趨勢要及時遏制,否則只能在低端產業里徘徊。”業內人士指出,作為制造業大省,我省對數控、模具、機電一體化技術等高技能人才有持續而強勁的需求。但高技能人才總量缺口大,2015年高技能人才缺口將達90萬,而每年凈增卻僅在6萬人左右。
就在我省考慮留人的時候,外地卻在加大力度引人。江蘇省出臺高技能人才引進政策,給予每名引進的高技能人才50萬元補貼,并提供工作條件、落戶、子女入學等全方面優惠政策和待遇。珠海市對高技能人才落戶實行全面開放的政策,降低高技能人才落戶門檻。山西省鼓勵企業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從成果轉化所得收益中以股權、獎金等給予相應獎勵。
“留住‘金藍領’,需要社會各界的通力配合。”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我省應重點從健全機制、加強培養、營造環境等方面健全多部門聯合“留人”機制。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參照江蘇省的做法,將“萬人高技能人才數”列入各級政府的考核目標,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建立人社部門統籌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共同推進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協調機制。建立省、市、縣(市、區)三級協調聯動的推進機制,把高技能人才工作向縣級延伸,為培養和留住人才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此外,要拓寬經費投入渠道,提高待遇,用足用好中央轉移支付就業專項資金,加大技師和高級技師培訓力度。加大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使用管理力度,職工教育經費的60%用于企業一線職工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設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專項經費,各級財政部門設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專項經費,重點用于表彰和競賽選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