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曹妃甸:風正起時好揚帆
波濤涌起,大潮激蕩。
從渤海邊荒無人煙的小島,到全國最大的進口鐵礦石接卸港,再向綜合貿易大港轉型跨越,曹妃甸區,這個距離唐山市區80多公里、昔日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島,已經成為渤海灣開放開發的一片熱土。
習近平同志2010年7月到我省視察時指出,要把唐山和曹妃甸“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提速,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迎來了大開放大發展的新機遇。舉全省之力打造沿海增長極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曹妃甸正在改寫河北乃至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版圖。
澎湃的時代大潮,又一次在渤海灣拍岸而起!
【一】 風云際會
從首鋼搬遷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曹妃甸成為迄今為止首都產業外遷最大的承載地
9月16日,中航新能源產業園落戶曹妃甸;10月21日,作為海水淡化進京的先期示范項目,北控阿科凌5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在曹妃甸竣工投產;10月24日,北京與曹妃甸簽署打造首都農副產品保障供應基地協議……
近段時間以來,曹妃甸顯得十分火熱。
6月底,曹妃甸迎來了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強陣容”的北京考察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和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率領的80余人考察團,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本順,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的陪同下,來到曹妃甸,走濕地、進車間、看碼頭。面對曹妃甸日新月異的變化,北京考察團提出,“共同建設曹妃甸產業園、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和曹妃甸新城”。
7月31日,周本順、張慶偉率河北代表團到北京學習考察,雙方簽署了《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周本順要求,加快組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工作班子,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事實上,對接北京,曹妃甸早已暗自發力。
從去年10月開始,曹妃甸區派出60人的隊伍,逐一走訪了北京有可能外遷轉移的項目,用曹妃甸區副區長張貴寶的話說,“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數”。
今年4月,曹妃甸區又將7人派往北京,成立了唐山曹妃甸協同發展推進辦公室,面向北京招商。目前已經有4家中關村企業在曹妃甸落地,協議落地的北京企業還有10余家。
曹妃甸,注定和北京深深結緣。
早在2005年,以首鋼搬遷曹妃甸為標志,拉開了首都功能疏解的大幕。
之后,中石油位于曹妃甸的LNG項目開始向北京供氣,首鋼二期和海水淡化進京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關村曹妃甸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華電重工曹妃甸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迄今為止,曹妃甸已成為首都產業外遷最大的承載地,共有首鋼京唐、漢能光伏等19家央企和北京企業落戶曹妃甸,總投資達1446億元,區域之間互融共促、合作共贏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展。
加速融入京津,曹妃甸乘風破浪正當時。
從落地生根到茁壯成長,曹妃甸進入產業加速聚集、逐步產生效益的新階段
踏上曹妃甸,那座開發前建設的舊燈塔依然迎風傲立,但它作為“曹妃甸名片”的地位,已被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兩座128米高的高爐取代。
“這兩座高爐,是我國鋼鐵產業的巨無霸,年可產鋼鐵970萬噸。”首鋼京唐鋼鐵公司黨委副書記顧章飛告訴記者,企業生產的家電板被海爾、美的、格力等知名家電企業選用,占據了全國23%的市場份額。同時,能夠生產目前國內最寬的汽車頂板,產品打入北汽現代、北汽福田、長安福特等汽車企業。
首鋼京唐是首鋼整體搬遷曹妃甸新建的鋼鐵企業,也是我省有史以來承接北京產業轉移中單體投資總額最大的工業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臨海靠港的千萬噸級鋼鐵企業,首鋼搬遷后,不僅沒有“傷筋動骨”,反而實現了“脫胎換骨”的產業升級。在全球性鋼鐵行業不振的嚴峻形勢下,今年5月,首鋼京唐首次實現了扭虧為盈。
這標志著我省首個臨海鋼鐵基地步入成熟期。而與首鋼京唐一同落地和成長的數百個項目,同樣讓人感受到,產業聚集的力量正蓄勢待發。
在曹妃甸裝備制造園區東南部,國內沿海最大的重工裝備制造基地——華電重工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已然崛起。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沿海地區最大的現代化重工裝備制造基地,填補我省大型港口設備和海洋重工裝備制造的空白。
今年6月,曹妃甸與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在曹妃甸工業區啟動了東華能源頁巖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生產乙烯、丙烯、丁烯等基礎石化原料,并向下游新材料產業延伸,未來在曹妃甸將形成頁巖氣新材料產業基地。
7月17日,環保部正式批復總投資283.36億元的燕山石化曹妃甸千萬噸級煉油項目環評。歷時三載籌備,“大煉油”項目終于取得實質性進展。
借曹妃甸快速發展之機,眾多大項目紛紛搶灘布局。目前,曹妃甸在建的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達97個,總投資1080億元,正在謀劃的投資億元以上項目還有135個。
“通過大開發、大開放,曹妃甸已經進入產業加速聚集、逐步產生效益的新階段。”曹妃甸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王雪增這樣評價曹妃甸越聚越旺的人氣。
【二】 厚積薄發
從不毛之地到現代化工業區,豐富的土地和港口資源托起曹妃甸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曹妃甸工業區驅車前行,一個個現代化的碼頭,一片片高標準的廠房、學校、社區、醫院,一條條商業街、金融街,處處都在迸發著現代、開放的氣息和蓬勃活力。
“2003年,這里還只是不足4平方公里的帶狀沙島;現在,已經擴張為210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撫今追昔,已經花甲之年的開拓者王鐘敏仍難掩激動。
發展浪潮,梯次奔涌。當經濟發展的第三波浪潮,沿著藍色海岸線,由南及北向渤海灣拍岸而來,沿海發展的律動也在續寫著河北新一輪發展的傳奇。
2003年3月,全長19.5公里的通島公路開工,拉開了曹妃甸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序幕。隨即,省委、省政府把曹妃甸的開發建設列為“一號工程”。2011年11月,河北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曹妃甸建設愈加熱火朝天。
10年,曹妃甸累計完成各類投資3000多億元,其中僅基礎設施投資就達1000多億元。
10年,曹妃甸形成的土地、港口等政府有效資產達2000億元,相當于政府投入的5倍。
10年,當機械的轟鳴打破了荒島的沉寂,當林立的門機成為海邊的風景,曹妃甸“長”大了50倍。
長大的不僅僅是面積。
與小沙島一起“長”大的還有四通八達的路網——
從最初的隔海相望到第一條通島公路的建成,曹妃甸開始了織密路網的第一步。
如今,曹妃甸已建成的沿海高速、唐曹高速,與京哈高速、京滬高速、長深高速、唐津高速等密切相連,十多條國道和省道方便了曹妃甸通向四面八方的貨物往來,經濟腹地逐漸延伸至京津冀甚至西北地區。
與小沙島一起“長”大的還有向世界貿易大港邁進的港口——
2004年10月7日,曹妃甸礦石碼頭工程成功打下第一根樁。2005年12月16日,25萬噸級礦石碼頭正式開港通航。
如今,曹妃甸港區已與巴西、澳大利亞等4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運輸往來,僅用十年時間就走完了國外發達港口百年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世界港口發展史上的奇跡。
與小沙島一起“長”大的還有現代化的工業園區——
2012年7月23日,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復,成為河北首個綜合保稅區。
2013年1月2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曹妃甸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3年1月6日,曹妃甸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河北省政府批復。
……
一塊塊金字招牌,高高矗立在曹妃甸這塊新崛起的沿海開發開放熱土上。
機遇,青睞有備之人。
大面積吹沙造地,形成了支撐曹妃甸未來長遠發展的寶貴土地資源優勢,托起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具備了產業大規模聚集的基礎和條件。
“這里的土地沒有用地指標限制,對引進項目有很大吸引力。”曹妃甸區發改局副局長彭永佳說,曹妃甸的土地規劃為380平方公里,現在已完成造地200余平方公里。
十年沉淀積累,今朝厚積薄發。
從產業升級到循環經濟,“綠色崛起”理念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行走在曹妃甸,循環經濟的“身影”隨處可見。
在首鋼京唐,各條生產線銜接緊密,物料通過皮帶傳送,最大限度地減少工序間的損失;煉鋼過程中產生的余氣則根據后道工序不同要求,進行優化配置利用。
在三友化工,循環生產涵蓋了主輔業大大小小16個生產單位,集團所有裝置產生的液體、固體廢物都被有效利用。
“建立企業內部小循環,把各個生產環節產生的廢物吃干榨凈,循環發展讓企業‘沒有沒用的東西’。”顧章飛介紹,首鋼搬遷曹妃甸,決不是污染的轉移,它不僅徹底實現了產業升級,而且成為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建設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
十年來,曹妃甸產業聚集不斷加快,首鋼京唐、華潤曹妃甸電廠、中石化原油商業儲備基地、華電重工裝備制造等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央企、民企紛至沓來。
但是,曹妃甸不只要發展,更要高水平的發展;不只要發展得快,還要發展得好。
在曹妃甸,循環經濟已成為入駐企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都能看到由循環經濟連貫起來的互為利用的“生產關系網”。
作為國家首批發展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如今,曹妃甸現代循環經濟體系嶄露頭角,并構筑了三條完美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精品鋼項目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大型石油煉化一體化裝置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海水冷卻火電項目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最大限度地節約原材料和能源,將廢氣、廢水、廢渣消化殆盡,最終消除污染——成為曹妃甸項目建設的最大特征。
“循環經濟,是曹妃甸的立區之本。除了眼前的‘錢景’外,我們更注重長遠的‘前景’。”王雪增認為。
這樣的理念,已經被統籌在曹妃甸的招商過程中:不符合循環經濟產業規劃的項目,不符合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項目,一律不許進入工業區;大力扶持進區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實施技術改造升級,節能降耗,打造高端產品。
目前,在已經形成的港口物流園區、鋼鐵電力園區、化學工業園區、裝備制造園區、綜合保稅區、新興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7個產業園區,曹妃甸正在運用高科技發展高效循環經濟體系的思路,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增長快的新型工業化模式。
一條以綠色發展為基調的循環經濟鏈條,正在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三】 乘勢而上
從北京出海口到“飛地”,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大潮拍岸而來,曹妃甸踏潮而動。
巨輪臥波,汽笛長鳴,車流不息,塔吊高聳……行走在曹妃甸,記者隨時都被這里涌動著的“攻堅”熱情感染著。
7月20日,唐山火車站二期擴容工程施工現場,中鐵電氣化局的施工人員開始實施首次大型“要點”施工,即局部封閉線路進行改擴建。工程完工后,唐山火車站將成為集高鐵列車、普速列車和城際列車接發為一體的車站,屆時,將預留北京至唐山城際鐵路的接口。
“我們將通過為北京預留碼頭等方式,把曹妃甸建設成真正的‘北京出海口’。”張貴寶表示,曹妃甸港規劃建設碼頭泊位263個,全部建成后,全年吞吐量將超過5億噸,成為世界級大型港口。
一個個舉動意味著,北京與曹妃甸的交通一體化進程已經全面啟動。
曹妃甸與北京的無縫對接,還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上演。
當前,日產100萬噸的海水淡化進京項目正在加速推進,未來的曹妃甸,將成為北京重要的水源地。
10月24日,北京與曹妃甸簽署打造首都農副產品保障供應基地協議,將重點建設北京(曹妃甸)安全農產品生產基地、北京(曹妃甸)農副產品加工及物流配送基地、北京(曹妃甸)農副產品進出口貿易基地、北京(曹妃甸)現代農業科研示范基地、北京(曹妃甸)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北京(曹妃甸)農業休閑觀光基地等,全面加強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強者乘勢而進。
“歷史的洪流再次把我們推到了大機遇、大競爭、大發展的風口浪尖上,再也不能錯過機遇了!”唐山市委副書記、曹妃甸區委書記郭競坤說,一方面要突出為首都服務,在服務中發展,一方面要順應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勢,主動融入首都經濟圈發展大局。
規劃決定發展的方向。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新目標,曹妃甸開始逐項研究北京考察團所提的在規劃編制、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對接、生態建設合作、公共服務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形成的思路觀點,并對各項發展規劃進行重新審視和調整,在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城市空間、土地利用、基礎設施等具體規劃層面實現全面對接,為承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摸清家底勢在必行。曹妃甸正在對全區人口、土地、環境、公共配套設施等各種情況開展一次全面摸底,并嚴格按照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引項目,科學合理地搞好項目空間布局,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為北京產業項目大規模轉移預留空間。
對接北京,曹妃甸還在積極謀劃專門的“飛地”——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實驗區。該實驗區將按照“總部經濟—生產基地”的方式形成園區規劃,提高項目承載能力,努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追逐渤海灣起伏的波濤,曹妃甸產業承接之船開足馬力,破浪前行,呈現出千帆競秀、百舸爭流的強勁態勢。
從沿海增長極到增長極上的“皇冠”,藍色夢想再一次揚帆遠航
經濟發展偏愛海洋。
縱觀人類文明前行的歷史,不難發現,哪里臨海,哪里往往成為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
曹妃甸,無疑是一塊蘊含著“經濟發展最快”能量的“黃金寶地”。
“曹妃甸是河北沿海增長極上的‘皇冠’。”周本順在唐山調研時指出,要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唐山的“三個定位”,力爭在環渤海地區崛起、首都經濟圈發展中有更大作為,努力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突破口在曹妃甸。
張慶偉指出,最大限度發揮曹妃甸深水大港的優勢,不斷擴大曹妃甸港區的輻射范圍,帶動我省沿海地區加速崛起,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曹妃甸,承載著河北省依托內陸、走向海洋的希望。
打造河北沿海增長極上的“皇冠”,曹妃甸正在以更加開放的意識和胸懷張開懷抱。
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勢,曹妃甸對外開放打開了新局。在北京考察團前來參觀后,曹妃甸已經接待國內外各類考察團50多批次,先后達成一批合作意向,主要集中在能源、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如今,以招商引資攻堅活動筑起新高地,曹妃甸激情演繹的招商大劇壯觀開場。9月23日,曹妃甸區對接韓企招商推介會在北京舉行,70多家韓國企業參會。經過對接洽談,現場簽約現代汽車零部件加工項目、植物機能活性劑項目和萬畝蔬菜種植加工基地項目3個項目。
積極尋求國際合作,爭列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當前,曹妃甸正在積極申報的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已被國家發改委、外交部、財政部列為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備選園區之一,這對吸引日韓資金與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今后,我們還將努力在中外合辦工業園區上實現重大突破。”曹妃甸區招商局局長邊志興說,已經列入啟動計劃的有臺灣產業園和中韓工業園,此外,還將積極尋求與德國、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合作。
“走出去”、“請進來”,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聚焦曹妃甸,吸引更多的項目落戶曹妃甸,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聚集曹妃甸,曹妃甸必將在大改革、大開放中實現大發展。
風正起時好揚帆。曹妃甸正敞開胸懷擁抱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時代大潮,向著藍色夢想,奮力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