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財政廳獲悉,上半年全省財政預算執行總體較為平穩,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均實現“雙過半”。1-6月份,全省全部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054.2億元,占計劃的53.2%,同比增長5.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38.6億元,占預算的55.2%,同比增長10.3%。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241.8億元,占調整預算的51.7%,同比增長17.6%。
“簡政放權、減稅輕費”等一系列財政改革效果進一步顯現
今年上半年,全省非稅收入同比增長7.1%,延續了去年低速增長勢頭。
非稅收入包括行政事業收費、罰沒收入、政府性基金等,相對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不具備可持續性。非稅收入占比過高,意味著財政收入質量不高。“非稅收入增幅回歸正常水平,表明我省‘簡政放權、減稅輕費’的政策得到了進一步落實,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由于“營改增”的實施,1-5月份我省減少稅收30.2億元,在今年不再擴圍的情況下,預計減收約100億元。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營改增”作為一項重大的改革政策,給我省帶來很大減稅效應,但也有利于推進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相比眼下財政收入多收個“三五斗”,對經濟的長遠發展意義更重大,影響更深遠。
圍繞穩增長、調結構,科技和環保支出分別增長32.6%、76.5%
今年以來,我省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和產業轉型升級投入力度。其中,整合2014年省級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資金、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4.3億元,爭取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獎勵資金4.5億元,統籌用于環境污染治理和產業結構升級。全省科技支出、環保支出分別達22.3億元、5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6%、76.5%。
同時,為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支農政策,我省積極保障糧食安全,大力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助推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加大財政扶貧投入,農林水事務、糧油物資儲備累計支出251.1億元、21.7億元,同比增長32.3%和15%。全省兌付種糧補貼68.25億元,惠及1340萬戶、5120萬農民。
“三公”經費下降,民生支出增長,一增一減凸顯“民生財政”
省財政上半年努力保障重點領域的民生支出明顯增長,把錢用在“刀刃”上。上半年,全省民生類支出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79.1%,同比增長21.4%,高于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個百分點。
支持教育優先發展,1-6月份全省教育支出累計完成413.2億元,增長18.3%,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標準,小學生年均達到685元、初中生年均達到885元。落實公益性崗位、就業培訓等多項財政補助政策,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分別完成330.1億元、223.2億元,同比增長13.9%、31.1%。增加醫療衛生投入,基本醫保持續擴面提標,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19.2億元,同比增長22.5%。
今年上半年,省本級“三公”經費較上年可比下降14.69%。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財政支出的一增一減表明,“政府過緊日子”沒有停留于喊口號,而是切切實實融入到了財政的運行過程之中。
來源:河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