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京津冀交融互補 探尋協同發展“共贏點”
中央及京津冀媒體記者聚焦滄州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滄州作為首都一小時交通圈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日益凸顯,同時也受到了全國媒體普遍關注。4月11日,“對接京津協同發展——中央及京津冀媒體記者滄州行”活動在滄州市啟動;顒游藖碜匀嗣袢請、新華社等17家中央媒體以及30余家京、津、冀地區媒體的新聞記者參加。在滄期間,各家媒體的新聞記者深入了解滄州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突出優勢,探尋滄州在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中的共振點和共贏點。
“滄州是京津冀產業聚集的最佳地區之一,擁有京津一小時交通圈優勢、沿海臨港優勢、產業基礎優勢、低成本優勢、生態環境優勢!睖嬷菔形瘯浗箯堅诎l布會上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滄州明確三大定位,即建設‘首都經濟圈重要產業基地、首都經濟圈次中心城市、環渤海冀魯交界處中心城市’。在此基礎上,實施五個對接,即抓好工業項目、服務業、農業現代化、科技人才及教育醫療等對接合作。”
據介紹,多年來滄州與京津緊密合作,為對接打下了堅實基礎,F在每個縣(市、區)都有京津轉移的企業或央企生產基地。僅去年,滄州與北京合作項目就達460項,項目總投資1260億元,合同引資959億元,實際引進資金206億元。近年來,與北京合作項目的數量和投資額度年均遞增28%以上,北京已成為滄州對內開放和引進省外資金、技術的主要地區之一。與天津合作項目432項,項目總投資35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04.5億元。目前,滄州與北京在建超億元以上合作項目58個,項目總投資789億元,合同引資738億元。其中投資100億元的北汽集團40萬輛整車等一批重點項目已建成投產。中鋼、中鐵、中國一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航天科技等一批央企項目落戶滄州,與滄州市建立合作關系的央企有26家,合作項目54個,計劃總投資達2934億元。同時,與京津的教育、科技、人才、醫療等方面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
走進規劃館,城市規劃沙盤引人駐足,絢麗的LED顯示屏色彩斑斕,向媒體記者們展示著一個靚麗、繁華、宜居、和諧的新滄州!拔蚁嘈,滄州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尤其是滄州在交通、土地、區位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用好京津冀一體化這一機遇,滄州必然會成為渤海之濱一顆璀璨的明珠!薄度嗣袢請蟆泛颖狈稚缬浾邨盍缡钦f。
在滄州高新區的東塑新能源產業園、航天神舟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在北汽(黃驊)產業園、國華滄東電廠,到處是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一下子就把記者們吸引住了,拍照、采訪,忙個不停。中新社河北分社記者陳昊說:“這些項目既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又有著很高的附加值,讓人為之振奮。在京津冀一體化中,滄州可以利用北京、天津的資源,做大產業布局,同時把滄州的管道裝備、現代物流等優勢產業推廣到全國更多地方!
走進黃驊港綜合港區,清涼的海風迎面吹來,繁忙的碼頭又迎來一艘靠泊的船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說,港口集裝箱業務第一季度實現同比倍增,記者們臉上露出驚奇!靶聟^的變化,港口的發展,讓我們天津人感覺有了‘追兵’,但正如渤海新區丁繡峰書記所言,濱海新區與渤海新區不是惡性競爭的關系,而是共同合作關系。兩者各具優勢,完全可以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我一定對滄州的交通、土地等優勢進行報道,讓天津的企業了解滄州,認識滄州。”天津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陳晨說道。
回滄途中,記者們難抑興奮,仍在討論著一天的所見所感。記者們紛紛表示,在滄州的采訪雖然短暫,但他們看見并了解了一個蓬勃發展、昂揚向上的滄州,一個將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大有作為的滄州。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