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經歷了近一年的“冬眠”,中國核電產業終于等來盎然春意。市場人士認為,未來核電閘門的重啟將帶來核電設備制造的板塊性投資機會,不僅核電主設備廠商會受益,而且設備的國產化進程也存在超市場預期的可能。
經歷了近一年的“冬眠”,中國核電產業終于等來盎然春意。隨著2011年我國核電安全大檢查告一段落,調查結論認為國內已運行和在建核電項目的安全有保障。當前,核電裝備制造“十二五”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完成。隨后的2012年1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世界未來能源峰會上對核電也作出了積極的表態。一系列積極的政策信號,使得業內對我國核電項目審批開閘的預期愈發強烈,有消息稱項目審批或于上半年重啟,由此A股市場上核電上市公司也將逐步走出低谷。
市場人士認為,未來核電閘門的重啟將帶來核電設備制造的板塊性投資機會,不僅核電主設備廠商會受益,而且設備的國產化進程也存在超市場預期的可能。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作為主要設備生產廠家,將依靠各自優越的技術能力分得可觀收益,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從業績彈性的角度進行篩選,還建議關注通風及空調類的南風股份,閥門類的江蘇神通、中核科技,鑄鍛件類的中國一重,鋯材類的東方鋯業、寶鈦股份,熱縮材料類的長園集團,核泵類的湘電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