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射陽農村商業銀行前天(24日)傳出倒閉,該銀行位于鹽城環保產業園的一間分行即遭近千人擠提。盡管倒閉傳言被證實是謠言,但事件反映內地潛在金融風險。 20日內逾30企業停發債
3月7日,光伏電池板制造商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的11超日債違約,未能足額支付到期利息,成為中國信用債市場第一單實質違約事件,并沖擊內地債市。
據《中國證券報》不完全統計,在超日債發布違約公告的20天時間內,已有30多間企業發布了延遲發債或者取消發債的公告。 與此同時,江蘇省寧波房地產公司興潤置業,近期也因經營不善和高利貸導致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成為第二宗企業違約事件,也是今年首單房企債務違約。公開的信息顯示,興潤置業及關聯企業總負債35億多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銀行的債務占超過24億元。
此外,近日市場傳出,負債逾30億元的山西海鑫鋼鐵,因為債務違約而瀕臨破產。據報道,該公司拖欠工商銀行30億元逾期貸款,此外,還拖欠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近30間銀行的貸款。
種種跡象顯示,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銀行收緊信貸,內地的債務和信貸違約風險不斷擴大。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文國慶日前直言,債務違約是2014年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 地方融資平臺恐受波及
分析師指,債務違約風險正不斷擴大。債務違約將不僅限于公司債,投資于礦業相關領域的信托產品、地方政府的融資機構以及融資平臺的一部分債券,也被市場擔憂可能無法支付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債的最大持有者是銀行,而債務違約將導致銀行遭受損失。
銀河證券的報告指房地產行業下行風險加大,債務違約風險增加。興潤置業違約事件,發生在房地產融資收緊、房企去庫存降價背景下。分析指,過去10幾年來,樓價持續上漲,大量資金的流入房地產領域,包括銀行信貸、地產相關的債券,信托資金、非標產品、民間借貸等,一旦房價出現拐點,大量依賴外部融資的房地產企業,除了后續融資困難,資金鏈斷裂,加上擔保物價值縮水,違約風險加劇。
總理李克強3月13日在兩會閉幕后的中外記者會上表示,對金融和債務風險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關注。對于影子銀行等金融風險,中國政府也正在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