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對裝備制造業全年走勢的預判
2014年機械工業的外部環境難有明顯好轉,但總體可望保持基本穩定。值得關注的是內部環境,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勢對機械企業主觀應對能力將提出更高要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既蘊含了無限的機會,也將加重市場主體自擔風險的責任。預計今后裝備制造業的企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企業間兼并重組將不斷加快。行業企業必須增強危機意識,切實加大努力,加快提升自身素質和競爭力。2014年行業面對的環境分析如下:
1、有利因素
首先,宏觀經濟環境形勢有利于行業平穩發展。總體看,國內宏觀經濟走勢基本平穩,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國際經濟出現趨暖跡象,發達經濟體經濟緩慢復蘇,美國和日本經濟進入低速回升通道,歐元區結束衰退并呈現復蘇跡象。政策環境保持穩定有利于行業推進結構調整。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基調,釋放了保持現行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信息,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策環境。
其次是2014年的內部環境,國內經營持續“穩增長”,城鎮化進程加快、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等國家引導的投資力度將加大,帶動機械行業需求有所回升。同時,我國機械行業產品保有量已經達到較大規模,產品的更新換代及維修需求量將明顯上升。
2、不利因素
一是出口增長困難很大。我國機械產品雖有一定國際比較優勢,但持續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長已引發了日益劇烈的貿易摩擦。加之人民幣匯率持續攀升削弱我競爭力,因此我國機械產品進一步擴大出口的難度在加大。
二是資金壓力增大。現階段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企業流動資金被大量占用;同時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導致國際流動性資金收緊,將通過貿易和資本流動等渠道傳導至國內,從而進一步加大國內企業資金流動性緊縮的壓力。
三是人力和環境資源成本快速攀升,擠壓利潤空間。近年來人力和環境資源成本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將擠壓國內企業的利潤空間。
3、2014年發展預測
我國機械工業在經歷了“十五”和“十一五”高速增長和2011、2012兩年急劇回落的大起大落之后,預計將相對穩定于一個中速發展平臺。預計2014年我國機械工業大體將延續2013年的平穩、中速增長態勢。
分行業預測: 2014 年裝備制造業市場新增需求將低位趨穩。其中:汽車和農機產銷增速將逐漸回落,但電動清潔能源汽車和大型高端農機產品市場仍將較旺。今年是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第10年,隨著國家逐年加大對農機行業的扶持力度,再加上機械制造類企業集體涌入農機制造領域,未來中國農機制造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模式,同時市場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預計2014年,環境監測和環境污染防治設備、農業機械、儀器儀表、石化通用機械、機械基礎件等行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重型礦山機械、冶金設備、大型鍛壓、風電核電、鑄鍛行業等預計將保持較低增長。
常規發電設備、冶金礦山設備、重型機械、普通機床等行業將繼續處于需求低迷狀態。
高檔機床、機器人及自動生產線需求將上揚;工程機械市場將有所恢復,由大起大落逐漸回歸正常。
來自中國機械聯合會信息:2014 年全國機械工業發展速度預測,產銷增幅大體將在13%左右;利潤增幅大體在10%左右;出口創匯增幅大體在 5-8%之間。
2014年,我市裝備制造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預計產銷增幅大體將在18%左右;工業增加值增幅15%左右;利潤增幅大體在15%左右;出口交貨值增幅在15%之間。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推出了我國深化改革的藍圖,2014年必將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相信,我市裝備制造業的企業在以上項目、促轉型、保發展過程中,在以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發展為主要取向的發展方式轉變中,必將比上年有更多新探索,也必將取得更多新進展和更為豐碩的成果,為我市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