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明確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初步釋放農業改革信號,土改、戶籍制度細則有望后續出臺。“建設統一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是土地流轉的先決條件,未來土改細則路徑將遵循“承包經營權確權—完善補償制度改革—健全城鄉土地流轉市場”,增強土地流轉意愿,推動存量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實現土地資源集中和結構優化。我們預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將在2014年全面推開,而宅基地和耕地的流轉有待政策跟進。同時,消除城鄉戶籍壁壘是“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分享現代化成果”的先決條件,因此,戶籍改革也將逐步提上日程,未來政策路徑可能是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最終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為城鎮居民,為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奠定基礎。
土改政策將提高土地流轉效率,農業規模化有望加速。在流轉利益得到保障,流轉市場建設日漸完善的基礎上,農業生產用地流轉將快速形成規模效應,有助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人均耕地面積有望恢復2%以上增速。同時,農業建設用地流轉辦法在河南、河北、安徽、廣東等省份已正式出臺,不存在制度障礙;而山東、江蘇、四川、湖南、遼寧等省的主要城市試點工作正在進行,有望全省鋪開。考慮到土地資源分布和經濟發展水平,我們認為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將率先啟動農業規模化,而河南、河北等地區更傾向于先向工業流轉,后續再跟進農業規模化。
戶籍制度改革將逐步打開農業人口城鎮化渠道,配合推進土地流轉。戶籍改革改變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區別對待的現狀,為農民提供土地流轉后的保障措施。通過戶籍與土地改革配套,土地出讓收入能夠補充了社保福利,強化農民土地流轉意愿,加速了耕地的流轉、集中,最終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
農業規模化大潮日趨臨近,農業機械行業迎來歷史機遇。根據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經驗,農業規模化將顯著提升農產品產出效率,同時對上游的農機等生產資料形成強勁拉動效應。隨著農業人口比例下降和農場平均面積增大,農業規模效應形成后,將加大已有耕地的邊際流轉收益,不斷提高農產品生產率,對農機的需求也將逐漸進入高峰。因此,在我國土地、戶籍改革政策出臺之際,我們認為,農業規模化大潮已日漸臨近,農機行業有望迎來歷史性機遇。
農機重點公司推薦:新界泵業,江淮動力,南方泵業,新研股份,一拖股份。結合我國不同作物的機械化程度,農機補貼力度和國產化程度等因素,我們認為,具備以下幾點的公司未來將充分受益于行業增長:1)研發能力強,能夠率先推出成熟產品;2)發揮平臺優勢,靈活實現產業鏈整合;3)具備渠道和品牌壁壘;4)所在細分市場的機械化率較低,補貼力度較大。綜合考慮,我們推薦具備渠道和產業鏈整合、擴張能力的新界泵業、南方泵業;戰略轉型明確,研發實力快速增長的江淮動力;在收獲機市場耕耘多年的新研股份,以及受益于大馬力拖拉機推廣加速的一拖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