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過橋貸款、陷入資金鏈斷裂困局、涉及多家企業,華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迅速進入公眾視野,在擔保公司的違規面紗逐漸揭開的時候,小企業的融資現狀也隨之傳出弦外之音。表面上這是擔保行業的危機,而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則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危機。
據全國工商聯調查顯示,規模以下的小企業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微小企業95%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
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工農中建等對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20%-30%;民生銀行“商貸通”上浮45%左右;華夏銀行上浮40%;光大、浦發、興業和招行均上浮30%
參與過橋貸款、陷入資金鏈斷裂困局、涉及多家企業,華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迅速進入公眾視野,在擔保公司的違規面紗逐漸揭開的時候,小企業的融資現狀也隨之傳出弦外之音。表面上這是擔保行業的危機,而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則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危機。
據全國工商聯調查顯示,規模以下的小企業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微小企業95%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
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工農中建等對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20%-30%;民生銀行“商貸通”上浮45%左右;華夏銀行上浮40%;光大、浦發、興業和招行均上浮30%。這讓原本就是“老大難”的小微企業貸款雪上加霜。
擔保公司“失火”
殃及小企業
近期,深陷資金鏈緊張漩渦中的華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及由此引發的對民營擔保公司的隱憂開始持續發酵。從陳奕標跑路的傳聞,到陳奕標回歸公眾視線澄清事實,再到外界的分析和最新消息的不斷傳出,民營擔保公司迅速走向風口浪尖。
據報道華鼎擔保遭遇到的資金鏈緊張并非個案,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已有20%的擔保公司出現了資金鏈緊張或其他經營問題,其中尤其以民營擔保公司為甚。一旦資金鏈緊張,所有經營問題就會暴露,繼而就是生存危機。而在民營擔保公司危機的背后,還站著更大一部分群體—小微企業。擔保公司是小微企業貸款的一種重要途徑,一旦擔保公司出現問題,隨之小企業自然會受到牽連。
這為原本就是“老大難”的小微企業貸款雪上加霜。
“如果您是小企業主的話,除了有法人房產作抵押這種途徑以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跟我們有聯系的擔保公司作擔保。”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各家銀行給出的小企業貸款條件基本一致。
方正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譚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一旦銀行指定的擔保公司出了問題,銀行會找到通過該擔保公司貸款的小企業,做補充擔保措施。“對于經營沒有什么問題的企業,銀行可能會讓企業補充抵押物或者是尋找新的擔保公司。”他說,“但是如果貸款的小企業風險比較高,那么這種企業可能隨時面臨銀行提前收回貸款的風險。這點在很多合同條款里都有。”
“房產和擔保公司的擔保,是最快捷、也是最簡便的貸款方式,但是小微企業法人如果通過房產途徑的話,會很吃虧。因為大概能帶出的金額是房產金額的30%左右。”一位股份制銀行的信貸人員告訴記者。而北京一位民營擔保公司的業務人員向記者介紹到,如果有房產做抵押的話,一般可以通過他們向銀行貸出房產總額的80%。
據華鼎擔保方面稱,華鼎擔保目前資金鏈緊張的原因是由于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對擔保貸款收緊而引起的。
而他們遭遇到的資金鏈緊張并非個案,根據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友煥及其“民間金融研究”課題組日前完成的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已有20%的擔保公司出現了資金鏈緊張或其他經營問題,其中尤其以民營擔保公司為甚。
如此一來,就意味著,更多通過擔保公司貸款的小微企業,要再找“二東家”(擔保公司)或者增加抵押物。否則,將有被收回貸款的風險,這對于很多小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來說,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然后會有更多的小微企業轉而尋找民間的高利貸,醞釀著更大一輪的風險。
利率上浮30%-50%
小微企業難登“大”堂
2月13日,陳奕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自己公司在做擔保業務的過程中,參與了一些過橋貸款業務。“我們資金鏈告急的根本原因,一是因為一些業務沒有按計劃回收資金,造成一些(資金)緊張。另一方面,擔保業務有大量代償和大量代客戶墊款,造成我們資金緊張。至于投資,我們有一些股權投資,投資額不是很大。”
據報道,華鼎擔保的過橋貸款業務是指,一般銀行續貸要求是企業先還清舊貸,華鼎擔保先用自有資金幫企業還舊貸,等新貸下放后企業再償還,其間企業需付一定的資金費用,放款期一般為半個月之內。華鼎擔保總經理黎永棠對媒體表示,代償和過橋貸款墊付滯壓的資金已達到4個億左右。陳奕標的公司還為企業做了大量代償業務,也就是當客戶企業還不上貸款的時候,擔保公司只能自己先替企業償還。
“有時候我們的資金確實是在銀行規定的還款日期內沒辦法抽出這部分資金,所以擔保公司會幫我們頂一下,而這些資金會在隨后歸還的。這一點,擔保公司的作用還是挺大的。”一位從事藥物研制的小企業負責人徐先生告訴記者。他的企業主要是承擔301醫院等大型醫院的藥物研制和加工,有很多固定的訂單,“所以還款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很多小微企業來說,擔保公司所起的作用,還有一個就是優惠的利率。
一家擔保公司的客服告訴記者,現在要貸到基準利率是根本不可能的,隨著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抵押房產的利率也是水漲船高。
“以前我們還可以幫你貸到基準利率下浮20%的利率,但是今年是肯定不行的。一般來說,很多銀行要上浮30%-40%,而我們可以做到上浮15%-30%。”該客服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隨后走訪了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股份制銀行的小企業貸款利率普遍上浮在30%-50%之間,大行相應的會在20%-40%。但是一位國有大行的信貸人員告訴記者,該銀行做小企業貸款不多,股份制銀行貸款的可能性更大。
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工農中建等大行小企業貸款利率基本上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20%-30%。民生銀行“商貸通”,上浮45%左右;光大銀行(3.01,0.01,0.33%)(微博)上浮30%,華夏銀行上浮40%,浦發和興業和招商銀行(12.78,0.03,0.24%)(微博)也要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30%。
“除了民生銀行和寧波銀行(9.89,0.08,0.82%)以外,其他銀行真正5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都在1%以下。很多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的小企業貸款增長速度很快,多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企業,而是跟優質母公司掛靠的低風險的小企業,安全系數相當高。一般意義上的小企業貸款做的很少。”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真正的小微企業貸款是要上風險、批量做的,民生銀行所面對的客戶層級更低,規模更小,很多是150萬以下的微型企業。他們基本上要跟高利貸競爭,所以利率自然會高些。但是這是開辟的一片藍海,做的好的話,收益相當可觀。”東方證券銀行分析師金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擔保公司
與民間借貸的“錯位”
1月30日,央行發布了《2011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報告顯示,12月末,年末小企業貸款(含票據貼現)余額10.76萬億元,同比增長25.8%,比上年末下降3.9個百分點。
在這部分貸款當中,5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數字并未公布。能從銀行貸到款,有房產、能抵押的小微企業畢竟是少數,所以,就催生了擔保公司違規充當“高利貸”的現象。
財經評論家葉檀指出,目前遭遇困境的擔保公司華鼎擔保、創富擔保和中擔擔保,被懷疑對客戶采取“資金增值服務”合作的方式,占用客戶40%~50%的貸款資金,占用的資金或者用于理財,或者提供企業的過橋資金,實質就是提高借貸成本。事實上,擔保業從誕生以來,危機層出不窮,十之八九與高利貸相關。一旦小企業倒閉、高利貸鏈條斷裂,就會引發擔保公司的倒閉潮。
這一系列的危機,表面上是擔保行業的危機,而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危機。
據全國工商聯調查顯示,規模以下的小企業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微小企業95%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