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2012 年1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 50.5%,比上月微升 0.2 個百分點。剔除季節因素影響后,制造業增長略有回升,不過從制造業總體來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仍然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企業成本壓力猶存。 今年1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繼續小幅回升,預示我國經濟回調過程逐步趨穩。而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上升,反映工業企業生產準備狀況有所恢復。 從 2011年12月份的投資、出口增速變化看,預計未來經濟增速仍將呈回調態勢,但趨穩跡象明顯。 長期以來,我國制造業占領的僅是中低端市場,還被越南和印度等國家“虎視眈眈” ,而高端市場仍屬歐美等國家,制造業前后夾擊的隱憂巨大。 除勞動力成本上漲外,原材料價格的飆升也是“中國制造”有所回調的一大主因。2010年以來,我國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煤炭漲幅為40%、有色金屬漲幅為 30%、 鐵礦石漲幅達到 90%。
受環境壓力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我國制造業利潤不斷下滑。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對我國的制造業來說, 可能將是比 2008 年還要寒冷的冬天。 從外部環境來看,世界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多,歐洲已深陷危機之中,難尋解決方案。而美國負債率居高不下, 政府所能采取的措施有限,以往依靠歐洲和美國拉動的企業, 2012 年會遇到諸多問題。在國內市場,制造業面臨著市場增速放緩、增長停滯、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需要升級,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政策的逐步退出等不確定因素增加。 但在今年 1 月 6 日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強調要堅持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2012 年我國制造業融資困局將可能打破,融資環境和發展環境或將會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