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萬億”或悄然來臨 重回凱恩斯主義老路
這也從側面反應出凱恩斯主義的巨大誘惑力,令人欲罷不能。凱恩斯主義把經濟蕭條歸結于市場需求不足,把擴大政府需求作為拯救經濟的解藥,似是而非,荒唐得很,但的確迎合了很多人的需要
財知道:中國政府近期提出了支持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4G、環保等領域的穩增長措施,有輿論指“新四萬億”已經悄然來臨。你怎么看?
胡釋之:我想這不是一個好信號,尤其是在各界對新一屆政府重啟改革抱以很大期望的當口,重回凱恩斯主義刺激經濟的老路,無疑是給大家潑了盆涼水。這也從側面反應出凱恩斯主義的巨大誘惑力,令人欲罷不能。凱恩斯主義把經濟蕭條歸結于市場需求不足,把擴大政府需求作為拯救經濟的解藥,似是而非,荒唐得很,但的確迎合了很多人的需要。
你錯判了市場需求,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好價錢,得不償失。萬分沮喪之際,凱恩斯跑來告訴你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不是你對市場需求的判斷錯了,而是市場需求本身錯了。你的東西沒人買,我讓政府來買!彼阅阒绖P恩斯主義為什么會受政府和企業追捧了吧?政府成了救世主,有了大手花錢的正當理由;企業呢,則免除了猜測市場需求的苦惱,只要搞定政府,就穩賺不賠。
久而久之,大家形成思維定勢:“經濟為什么不好了?因為市場需求不足。怎么解決這問題?擴大政府需求!彼云髽I一有困難,各界首先想到就是要政府花錢救市。政府當然愿意花錢,所以動不動就是四萬億。
但政府的錢也不是天上掉的,而是從老百姓那里一點一滴征收來的。老這么花錢去填窟窿,而不是花錢去賺錢,顯然不可持續,不適可而止的話,老百姓以前賺的錢很快就會被政府耗光。所以當政府感覺財政困難時,會有動力喊停,因為再不停就危險了。但全社會的思維慣性已經養成,如果光是政府想停,那可是要面臨巨大輿論壓力的:“你這政府是干什么吃的?為什么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所以要戒除凱恩斯主義,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
不能再扭曲市場需求 直面現實才是唯一出路
如果試圖繼續掩蓋問題,繼續靠刺激政策制造虛假需求,就整個地改變了經濟發展的性質。發展經濟不再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是成了滿足小部分生產者既得利益的手段,徹底顛倒了目的和手段
財知道:不能搞刺激需求,那你認為怎么才能走出經濟低迷?
胡釋之:這就要回到發展經濟的本來目的上來。發展經濟的目的是什么?當然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所以經濟低迷也就意味著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變弱。那怎么走出低迷?就是要提高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怎么提高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顯然不是靠扭曲市場,制造繁榮假象,而是要讓企業更瞄準市場。
說起來,之所以爆發經濟危機,企業之所以集體判斷出錯,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之所以集體變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政府干預擾亂了市場信號,誤導了企業投資。所以要讓經濟真正走出危機,政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不再干預市場,不再扭曲市場需求。這當然會暴露之前扭曲市場所帶來的問題,泡沫會破裂,但直面現實才是唯一出路。
如果試圖繼續掩蓋問題,繼續靠刺激政策制造虛假需求,就整個地改變了經濟發展的性質。發展經濟不再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是成了滿足小部分生產者既得利益的手段,徹底顛倒了目的和手段。如此亂來顯然是在葬送來之不易的經濟發展成果,令中國的前景越發暗淡。
不靠凱恩斯主義 要靠鄧小平理論
20年前,我們不是靠凱恩斯主義,而是靠鄧小平理論,靠重啟改革走出危機。當下,我們更迫切需要的也不是飲鴆止渴的新四萬億,而是能帶來長遠紅利的新改革。何去何從,執政者和社會各界當有清醒認識
財知道:除了減少市場干預,政府公務員還能為經濟增長做什么實質貢獻嗎?
胡釋之:那就是辭官下海,從財富分配者變成財富創造者。政府官員不是老想指揮企業投資,老認為自己比企業家更懂市場需求么?那就下到市場去一顯身手,真正發揮自己的企業家才能,實現人生價值。92派企業家就是這方面的典范。
撫今憶昔,20年前,我們不是靠凱恩斯主義,而是靠鄧小平理論,靠重啟改革走出危機。當下,我們更迫切需要的也不是飲鴆止渴的新四萬億,而是能帶來長遠紅利的新改革。何去何從,執政者和社會各界當有清醒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