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中生新 河北“六新”確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
時間:2013/7/22 9:32:00 瀏覽:1565次 |
“唯有‘有中生新’,通過項目推動、龍頭帶動、品牌引領、集聚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加快向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務化發展、內需主導轉型,全面優化產業、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和布局結構,加快向高端、高質、高效邁進,才能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談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王昌說,未來,河北將在六大方面進行重點安排部署,以“六新”確保傳統產業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延伸產業新鏈條 每個企業,特別是高能耗、高污染企業要對標國內外同行業前沿高端,找出制約其發展的短板和瓶頸,實施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造。同時,重點圍繞鋼鐵、裝備制造、石化、建材等八大傳統產業,突出重點基地(園區)、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實施產業鏈延伸升級專項,著力延伸精品鋼、汽車、專用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玻璃深加工等32條產業鏈,瞄準鏈條利潤最高端去創新,在最賺錢的鏈條和最關鍵的環節搞突破。要從一開始就把企業定位在高起點上,提升高端、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此外,在每年重點推進1000項對傳統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的技術改造項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級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推進制造服務化 培育產業新業態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緊跟產業發展演進的新潮流,加快傳統制造產業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向高端服務業轉型。立足省情,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工業基地(園區)、工業聚集區建立一批研發、設計、檢驗檢測、電子商務、環境治理、融資、節能和安全生產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 支持百家優勢企業開展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引導制造企業在提供有形產品的同時,積極探索提供產品整體解決方案、個性化設計、全生命周期運維和在線支持等多種服務形式;引導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圍繞產品功能拓展,發展故障診斷、專業維修、位置服務等新的服務形態,提高專業服務在產品價值中的比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進技術創新 開發高端高附加值新產品 充分利用京津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資源,鼓勵企業在京津建立研發中心,吸引高端人才為河北服務。建設一批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服務平臺、一批省級工業技術研究院、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培育創立一批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對于省內已有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花大力氣給予重點支持,使之成為河北省創新的高地和引領者。每年要確保開發1000項重點省級新產品。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向品牌化方向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國字號”、“省字號”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 推進產業聚集 形成發展新活力 按照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特色,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集聚發展,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與市場需求相符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積極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在現有的370個產業集群中實施產業集群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省級示范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持續推進兼并重組,一方面,要扶持百家優勢企業、百家高成長性企業和一批具有“專、精、特、新”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另一方面,以開放的心態引入央企、民企和外企,借外力療傷,借外力整合,借外力發展。加快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積極推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法人、小規模納稅人轉一般納稅人試點工作,確保3年完成新增規上企業5000家。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以研發設計知識化、產品高端化、生產制造智能化等為重點,開展綜合集成應用,打造數字企業,形成新型生產模式、組織體系和產業形態。圍繞鋼鐵等大宗商品、縣域特色產業及名優特產品,推動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加快供應鏈物流、快遞物流、港口物流以及物流園區信息化,建立制造企業、商貿企業與物流企業信息對接平臺,推動協同發展。實施兩化融合示范引領工程,開展兩化融合推廣提升專項行動,重點將百家優勢企業和十大工業基地打造成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和示范區。 推進節能減排 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 堅持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把資源能源節約和保護環境融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全過程,改變傳統的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經濟增長模式。強化節能、降耗、減排剛性約束,形成倒逼機制。最大限度地運用市場機制和市場手段淘汰落后產能,嚴控“兩高”行業新上項目。強化工業能耗限額管理,深化能效對標達標,每年選定幾項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強力推廣應用。加強鋼鐵、建材、石化等重點行業企業能源管理,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創建一大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
上一篇:冀中能源:無中生有 有中生新 “一體兩翼 多元發展”再求新突破 下一篇:聚焦我市工業轉型升級之“無中生有”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