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全市項目聯查中,一個個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場面,一組組閃光亮眼的統計數據,無不讓人倍感振奮。透過這些令人激動的數據和場景,人們也欣喜地看到,石家莊市各級政府的行政效能正在提高,服務意識日益增強,企業和群眾來石投資創業的熱情高漲,已經持續開展了三年的發展環境建設,為省會經濟發展注入了無窮的生機和活力。
今年一季度,全市12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5.7億元。
在計劃開工的12項省管重點建設項目中,來自世界、中國500強的項目占了“半壁江山”。
總投資近100億元的格力家電產業園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500億元。
河北欣意高鐵稀土鋁合金電力電纜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創造稅收12億元。
石家莊是一座年輕的省會城市,當前,正處于爬坡過坎、加快發展的關鍵期、機遇期、拼搏期。在資源稟賦并不突出的情況下,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后來居上,為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筑牢發展基石?市委市政府給出了響亮的答案——
發展環境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命門之穴”。只有牢牢把握住這個“命門之穴”,在發展環境上搶先一步、快人一拍、高出一籌,資本和先進生產要素才能進入,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才能有效提升。
全市“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對發展環境狀況進行重新審視,以更大力度、更有力措施深入推進改善政務環境和政策環境,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執法專項治理,規范和整頓市場秩序,重點建設公平規范的經營環境、依法經營的誠信環境和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努力破解影響發展環境的難點問題,推動了我市發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提升。
雷霆舉措,持續推進。兩年多來,我市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通過一浪高過一浪、一招硬過一招的大動作,叫響“審批項目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的品牌,讓石家莊成為資本的聚集地,讓每一個銅板在這片熱土上跳動起來。行政權力公開承諾、干部個人效能檔案、重點項目保姆式服務、“項目代辦、領辦、盯辦制”、“縣委書記與企業信息直通車”……一個個優化環境、服務企業、招商引資的創新舉措層出不窮,更加快捷高效、服務一流的政務效能逐漸得到群眾的認可和稱贊。
開展效能革命,不僅是一次頭腦風暴,更是打向“庸懶散”作風和“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吃拿卡要”等頑疾的一記重拳。首問首辦負責制等“十項制度”、優化發展環境“八不準”、石家莊市機關工作人員損害發展環境行為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讓干部們時刻緊繃著發展環境這根弦——
凡是作風不扎實、對群眾利益不關心,對百姓沒有感情,對企業家沒有感情,對石家莊的發展漠不關心的干部絕不提拔重用。
對不作為、亂作為、變相吃拿卡要的行為和問題,不論涉及哪個部門、哪個干部、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對41個職能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進行細化和評審,壓縮實體執法“彈性空間” 規范了執法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力。
在優化發展環境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以“為誰服務就讓誰評議”的原則,真正把發展環境的評判權交給企業、群眾和基層。全市50個市直部門和單位、28個窗口單位和111個重點崗位作為評議對象,從企業和群眾中篩選出6000名各類評議人員,一季度一評議、一排隊,對后三名誡勉談話,連續兩次離崗培訓。
嚴厲的問責機制如一道道“緊箍”,在廣大機關干部中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干部作風發生明顯轉變,人人關心發展環境、共同優化發展環境、悉心維護發展環境漸成風氣。
行政審批效能是衡量發展環境的重要標尺。市委、市政府從群眾最盼上抓落實,從企業最怨上抓改革,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優化發展環境的關鍵環節強力推進。一方面,最大限度精簡審批事項,一方面,對保留的審批事項實行流程再造,做到審批程序最簡、時間最短,以審批效能的提高,贏得發展時間,加快發展速度——
凡是削減后不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失范的審批事項,堅決取消;凡是國家沒有明令必須由市一級審批的事項,堅決下放到縣。在全市各級機關廣泛推行一次性告知制、一章辦結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缺席默認制等“十項制度”。在行政服務中心,強力推行“一站式”辦結模式。積極推進市、縣(市)區、鄉政務的行政服務中心“三級聯網”。開辟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問效……
隨著一系列創新行政審批、辦事服務等工作機制的強力推行,兩年多來,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已由原來的321項削減為168項,今年將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削減行政審批項目30%,力爭由168項削減到100項以下。同時,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前置條件15%左右,實行并聯審批,縮短審批時限50%。
“以前一個項目審批要來回好幾天,需要很多部門簽字,現在一次性就辦結了。”““干部非常務實,總是把我們的困難和問題想在我們前頭。我們項目一到,水、電、路等設施就已經完善。”石家莊投資環境的改善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和稱贊。
環境優,事業旺。不斷優化的發展環境有力助推了我市中東西三大區域結合各自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推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大項目和好項目的引進、各聚集區和園區提檔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等,今年一季度,我市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75.05億元,收入規模居全省首位。實踐證明,良好的發展環境已經成為我市綜合競爭力提升的強有力保障。
優化發展環境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必將被注入更為強大的動力,賦予更為豐富的內涵,石家莊定會把發展環境這張名片打造得更加靚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