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已有一年多時間徘徊在50±1%的水平,其振幅遠小于前幾年;而PMI在50左右也表明制造業擴張速度放緩;
在經歷近兩年的下滑后,機械產品呈現低基數水平上的溫和好轉,部分企業經過調整,已重回增長的軌道。
投資周期仍處下行階段
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20%左右,但在緩慢下行。從行業構成看,房地產投資增速有所提升,而制造業、采礦業投資增速下行明顯;
考慮到政府公共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而當前支出已屬歷史較高水平,基建投資增速提高難度很大;
2013年上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活躍起來,但新開工數據近幾個月有所反復,體現尚不明顯,只有新開工面積增速出現明顯提高(兩位數以上),受益于此的工程機械行業才可能面臨投資機會。
向著成長的未來
受益國家能源開發戰略、并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油氣和海工企業;
立足中高端泵市場,向水資源解決裝備方向延伸的泵業;
為新型城鎮化提供高效經濟解決方案(現代有軌電車)的軌道交通裝備業;
解決產業升級和勞動力短缺問題的提供自動化裝備業;“美麗”中國需要的節能、高效動力設備業。
機械投資組合:海油工程、南方泵業、新界泵業、安徽合力、中國北車、巨星科技、機器人等。密切關注:博實股份、長榮股份、開山股份、富瑞特裝、新筑股份等。
軍工行業投資邏輯
一是重組預期,例如中航電子、航天電子、中國衛星、中航精機等公司;
二是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如航空發動機、北斗導航、通用航空等;
三是尋找能較快受益于技術提升和武器裝備需求帶來盈利提升的公司。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變化導致機械產品需求波動;原材料價格上升壓制機械企業盈利能力;
鐵路設備招標推遲導致相關企業排產不足;國防軍工領域證券化進程的不確定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