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改委
1、著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做到來有迎聲、走有送聲、熱情周到、高效辦事,同時按照“馬上辦”、“及時辦”、“主動辦”、“靈活辦”、“依法辦”的要求,為基層、為企業、為群眾做好服務。
2、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發生,時刻做到他律和自律、領導的嚴格要求和自身的身體力行相結合,樹立良好的發改形象。
3、進一步改善政務環境。堅持和完善重大項目審批聯席會議制度。有效落實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制度,5月底前,給150個省市重點項目發放重點項目綠色通道證書,并會同市優化辦對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凡發改委承擔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由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統一受理和辦結,并做到服務規范、程序合規、限時辦結:對符合條件、手續完備的核準、備案類項目, 保證1日辦結;對符合要求的審批類項目除初步設計批復2天辦結外,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和年度投資計劃保證1日辦結。
5、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加快推進東南鐵路環線、軌道交通工程、電網電站工程等重大項目,強化基礎設施支撐能力;認真開展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生產要素協調保障,力促全市2013年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GDP增長10%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萬元GDP能耗減少3.89%。
監督舉報電話:86687564 86688204
市城管委
1、抓好重點街區景觀整治工程,以“三片”(新、舊火車站片區,省文化中心片區)、“一環”(二環路)、“六路”(平安大街、民族路、自強路、勝利大街、范西路、育才街)為重點,打造景觀亮點,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2、實施東二環南延排水管道建設工程和建華東路泵站建設等主城區雨污分排管網建設七大工程,解決降雨內澇、雨污分流等四大問題。
3、抓緊職責、執法權劃轉、機構更名、人員調配、定編定崗等交接過渡,盡快理順管理機制,搞好城管警務室建設,深入開展綜合執法行動。
4、協調市、區兩級繼續加大對環衛工作的投入,實現清掃保潔、環衛設施、垃圾處理上水平。
5、繼續按照“抓兩頭、控途中”的思路,強化監督考核、屬地管理、源頭管控、企業自律四項管理措施,加大渣土治理力度。同時,加快渣土傾倒場規劃建設,努力解決渣土出路問題。
6、進一步加強道橋、排水、照明等市政基礎設施整修維護。
7、抓好站前地區管理,完善各項日常管理制度,形成管委會主導、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實用高效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
8、以建設“智能城市”為目標,拓展城區數字城管范圍,擴大調整監督員隊伍,促進組團縣市數字城管二級網絡平臺建設,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進程,注重用科技創新手段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9、在“陽光考評”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高,使考評更加符合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更具科學性和公信度,更好地發揮考評機制的作用。
10、圍繞“大城管”建設目標,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群眾參與城市管理”的主題活動,積極搭建群眾參與平臺。推行“開門辦城管”模式,廣泛聽取市民意見,推動科學決策,共建美好家園。
監督舉報電話:12319 80721073
市工信局
1、扎實推進對標行動,強化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支持促進企業加快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企業深化、拓展和延伸對標行動的開展,瞄準國內外最先進水平全面深入開展對標,組織實施技術改造工業升級計劃,推動我市工業躍上新水平。
2、關注支持小微企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宣傳、貫徹、落實好國家和省、市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和資金協調服務力度,重點向“轉精特新”中小企業傾斜;強化創業輔導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實施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提升計劃,力促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3、強化協調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辦實事。實施“跨五進百沖千”工程,對主導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要素保障等方面進行一對一協調,全力以赴協調解決好企業在項目建設和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力促項目按期竣工,達產達效。
4、嚴格整肅機關工作作風,著力提高行政效率。堅持管理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統一辦理,認真落實首辦負責、限時辦結、超時默許等制度,按時辦結率、服務滿意率確保達到100%。認真抓好局“十不準”的貫徹落實,以鐵律嚴規力治“庸散懶”,提升行政效能。
監督舉報電話:87852096
市國稅局
1、新辦企業、門店辦理稅務登記證,納稅人提供資料齊全,填寫內容準確的,一個工作日內辦結;資料不齊全的,一次性告知,而后隨來隨辦。
2、企業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提供資料齊全,填寫內容準確,20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審核、實地調查、約談等審批程序并予以認定。
3、在全市24個縣(市)區實現“城鄉通辦”,即納稅人在辦理涉稅事項時,可以不受主管稅務機關的限制,就近到全市任何一個辦稅服務廳辦理。
4、全市24個縣(市)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全面實行“一窗通辦”服務模式,讓納稅人在一個窗口能辦理全部業務,避免重復排隊,減輕納稅人負擔,提高辦稅效率。
5、對一般企業一年檢查不超過兩次,對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的企業兩年內可免除稅務檢查。
6、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做出的處罰決定不滿,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5日內給予答復。
7、對納稅人提出稅收業務咨詢的,當場答復,對問題較為復雜的7日內必須答復。(咨詢電話:12366)
監督舉報電話:86215071 86215072
市國資委
1、以提升機關工作效能為突破口,以改善政務服務為重點,嚴格執行優化發展環境“八個不準”及省、市相關規定,向社會展現具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一個好的工作作風、一個好的工作業績”的國資隊伍形象。
2、嚴格按照市屬國企改制政策和程序因企制宜地推進國有企業的合并、兼并、分立、關閉、注銷、破產清算、重整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3、對企業改制、破產、重組等方案的審批,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規定辦理。企業改制方案需經職代會審議討論,職工安置方案需經職代會通過。
4、處理好破產企業的善后工作,按政策妥善安置職工,大力促進職工再就業工作,確保職工的權益不受侵害。
5、對企業改制中的重大事項嚴格操作程序,全部公開,保證公平、公正。對所涉及到的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等實行公示制度;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選用實行公開選聘制度。
6、對屬于市國資委職責范圍內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嚴格按照提高政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十項制度”辦理。對符合即辦制要求和受理條件,且資料完備、手續齊全的,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需報市政府審批或會同相關部門(單位)辦理的事項,市政府或相關部門出具意見后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
監督舉報電話:86688751
市環保局
1、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提高審批工作效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受理之日起6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排污許可證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對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提前介入,全程跟蹤服務。
2、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審批事項、審批依據、需要提交材料、審批流程、辦理時限等在局門戶網站和市行政服務中心公開,提高群眾的知情權。
3、12369環保熱線24小時暢通。對市區內瞬發性污染舉報(建筑工地噪聲、鍋爐冒黑煙等)立即轉辦,1小時內到達現場,2日內反饋調查結果。
4、嚴格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現場執法人員著環保制服、佩戴執法標志,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堅持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5、嚴肅工作紀律,嚴格落實《石家莊市紀委、監察局關于對損害發展環境和生態環境行為實行問責的暫行規定》,堅決查處損害發展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行為,對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
監督舉報電話:12369 85880633
市教育局
1、抓好教育系統兩個環境建設。嚴格落實教育局黨委《嚴肅紀律、改進作風若干規定》,著力整治慵懶散奢等不良風氣,積極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推行政務公開,方便群眾辦事,以 “有困難,找我,我幫你去辦”為工作標準,把“為民、務實、高效、清廉”落到實處。
2、深化山區教育扶貧工程。加快推進項目學校建設,6月底前完成剩余8所在建項目學校建設任務,確保秋季開學前全部完成山區學生轉移安置。全面落實《石家莊市山區寄宿制中小學管理辦法》和貧困生生活補助補貼政策,為山區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3、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實施學前教育“春蕾”工程,新改擴建標準化公辦幼兒園50所。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學前一、二、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97%、94%、88%。進一步提高辦園標準,爭創省級示范園10所,確保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
4、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推行“聯合體”和“學區一體化”管理模式,深入開展“城鄉結對互助共贏”活動,全面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每所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加強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性督導,確保新華區、平山縣等8個縣(市)、區順利通過基本均衡驗收。
5、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發展。加快推進市二中二期工程、二十四中整體改造一期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年底前主體竣工。市十五中整體遷建一期工程力爭盡早開工建設。積極推進行唐中學、井陘中學、欒城中學的高中建設工作。
6、大力發展特殊教育。全面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完善特教經費保障機制。啟動市特殊教育學校新校區建設,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7、大力實施職業教育提升工程。加快推進職教園區建設,年內完成部分項目主體建設任務。做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創建工作,完成第一批1所立項學校的年度驗收,組織第二批3所立項學校做好迎評,做好第三批2所示范校創建工作。
8、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市本級培訓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10000人次以上,縣級完成應培訓教師的1/5。開展百名知名農村小學校長、全市百名知名幼兒園園長、省會十佳知名初中校長、農村十佳知名初中校長、十佳鄉鎮成人學校校長評選活動。
9、全面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農村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貧困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和農村中職資助等各項惠民政策,依法保障外來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10、進一步規范各類學校辦學和收費行為。認真落實教育部《八條措施》和《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繼續推行教育收費公示和校務公開制度,堅決從嚴查處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行為,不斷提升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11、對于群眾投訴的一般性問題,當天給予答復。
監督舉報電話:86036671 86036653
市農業局
1、繼續保持農資打假高壓態勢,對坑農害農案件從嚴從重予以查處。年內組織開展兩次以上執法護農行動,結合農時季節向社會發布消費警示,對投訴舉報3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行政處罰案件3個月內盡快結案,爭取創建1-2個部級農業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
2、在全市組織開展種子陽光許可活動。對申辦《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事項的做到即審、快審、快批、即送,進一步壓縮辦證時間,將法律規定的20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內盡早辦結。同時,今年種子抽檢數量比上年增加30%,年抽檢樣品數量達到400個,抓好小麥玉米生產用種的田間種植鑒定,確保生產用種安全。
3、以農藥管理為重點,繼續加大高毒農藥監管力度。杜絕銷售甲銨磷等5種禁用農藥,積極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制購藥試點工作,全面落實農藥監管六項責任管理制度和“兩賬一卡”、“質量承諾”制度,農藥生產、經營企業100%納入監控范圍,發現或舉報的假冒偽劣農藥案件查處率達到100%。
4、深入推進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加快農村沼氣建設步伐,不斷優化農民生活環境,年內計劃建大中型沼氣池10座,新增戶用沼氣池8300個,新增沼氣服務網點371個,年底前將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在農村沼氣后續服務中,接到沼氣用戶求助電話后24小時內上門維修,現場不能解決的7日內排除故障。
監督舉報電話:85812974
市商務局
1、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著力改善發展環境。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嚴格落實《廉政準則》、“四項機制建設”、“十個嚴禁”和 “八個不準”,認真執行《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2、全面實行電子政務,并加快電子商務建設。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辦理依據、所需材料、辦理程序、辦結時限等全部在石家莊市商務局網站向社會公開。嚴格落實行政許可事項限時辦結制度,簡單事項材料齊全、手續完備的,即時答復和辦結,特殊或復雜事項材料齊全、手續完備的,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辦結。辦理所有審批事項,一律不收任何費用。
3、繼續加大領辦制和考核力度,積極推進重點商貿大項目建設, 年內勒泰萬豪五星級酒店、祥云國際·吃遍中國餐飲街、華強廣場、蘇寧廣場、中銀廣場、懷特商務樓竣工,中儲紅星美凱龍家居生活廣場、浙江大廈、北國商城擴建工程開工建設。
4、按照省、市發展夜經濟的部署和要求,重點建設完善2—3條特色商業街區,2—3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努力打造一軸、三區夜經濟聚集區,初步形成現代繁華的華北“不夜城”和區域夜經濟中心。
5、在全力辦好藥博會、皮博會、醫療器械展覽會等現有展會基礎上,加大創辦、引進精品展會力度,認真籌辦第一屆臺灣精品博覽會、婚博會等新展會。同時,按照市領導要求,充分利用舊火車站改為臨時會展中心的有利契機,全力爭辦更多有影響力的展會,全年舉辦展會個數力爭達到90個。
6、全力推進外包開發區建設,完成服務外包開發區產業規劃和建設規劃的編制。加大招商力度,力爭引進40個優質項目。
7、圍繞我市創建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的目標任務,加強畜禽定點屠宰、酒類市場流通監管,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群眾消費安全。
8、加快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完成包括11個生豬定點屠宰場、市區5個主要肉類蔬菜批發市場、35個標準化菜市場、24個大型超市、398個肉品專營店、30個惠民果蔬店及20個團體消費單位相應追溯設備的布裝,并與市級肉類蔬菜流通追溯中心平臺聯網。
監督舉報電話:12312 86689433 86689161
市審計局
1、落實好全市兩個環境建設電視廣播大會精神。由紀檢組長牽頭,組織監察室對機關進行全面檢查,各位局領導對分管單位同志進行傳達,配合環境建設抓好落實,嚴格遵守各項工作紀律,一旦違反絕不姑息。
2、認真落實《石家莊市黨政機關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規定》,并在工作中對這些規定的內容加強審計,充分體現審計部門的執行力。
3、加強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抓好對財政、地稅、發改委、計生等9個重點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對科技資金、計生專項資金、衛生室建設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老舊小區供熱二次管網改造專項資金5個專項資金開展審計,增強預算執行審計的整體性、宏觀性、建設性和實效性;結合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要求,將會議招待費納入審計重點內容,發揮審計反腐倡廉作用。
4、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緊緊圍繞 “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兩個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依法行政、廉潔自律以及“三公”經費和用人用編情況等熱點問題的審計,進一步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
5、推進政府投資審計。重點關注投資結構和資金使用效益,對太華苑廉租住房項目、南位公交停車場、和平路跨線橋等8個政府投資項目開展竣工決算審計,同時對東南環城水系、滹沱河整治工程進行跟蹤審計,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6、組織衛生系統審計。關注惠民政策的實施,組織對全市7家醫院2012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開展審計,摸清全市各家醫院運行和財務管理狀況,分析國家惠民政策落實效果,促進規范管理水平的提高。
7、開展污水垃圾專項審計。加強對節能減排和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審計,主要對全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的管理運營、污水處理費、垃圾處理費征收使用等情況進行審計。
監督舉報電話:86689090
市食藥監局
1、依法規范行政許可,實行“一站式”服務。將全局承擔的行政許可事項(①、餐飲服務許可;②、《藥品經營許可證》(零售)核發、變更與換發;③、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重新注冊、變更;④、科研和教學所需毒性藥品的購用審批。)辦理工作全部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實現行政許可、審批“環節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服務最優”。強化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和超時默認制,真正做到便民、高效。
2、公開流程,簡化程序,工作提質提速。行政許可工作流程上墻,《藥品經營許可證》核發由法定15個工作日提速為12個工作日內完成;《藥品經營許可證》變更由法定15個工作日提速為7個工作日內完成;醫療器械一類產品注冊和重新注冊由法定30個工作日提速為15個工作日內完成;醫療器械一類產品變更由法定20個工作日提速為10個工作日內完成;科研和教學所需毒性藥品購用審批由法定20個工作日提速為15個工作日內完成;新建、變更、延續餐飲服務許可從大廳窗口做出受理決定到送達辦結為18個工作日。
3、堅持依法行政,做到公正文明執法。嚴格執法程序,正確行使職權,嚴守執法權限,堅決杜絕失職、瀆職行為。堅持辦案回避制度、不單方接觸制度、法定時效制度、法律救濟制度、依法合理裁量制度。
4、樹立為民務實作風,打造一流政務環境。工作中做到熱情接待辦事人員,不推諉、敷衍、回避,不借工作之便向群眾吃、拿、卡、要。著力治庸治懶治散,提振精神狀態,嚴格遵守“八不準”工作要求,嚴肅工作紀律。
5、強化監督檢查力度,認真履行監管職能。確保對企業的監督檢查覆蓋面達到100%。認真開展餐飲服務環節及藥械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對制售假劣藥械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維護藥械生產經營和餐飲服務秩序。加強投訴舉報中心建設,及時受理藥品醫療器械、餐飲、化妝品、保健食品方面群眾投訴、舉報。市區內重大假劣藥品舉報投訴,2小時內到達現場調查處理。
6、嚴格落實責任,加強追究問責。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嚴格落實石家莊市優化發展環境要求,及時發現和解決損害發展環境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堅決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對工作不負責任,玩忽職守、失職瀆職,辦人情案,吃拿卡要等行為,一經發現,嚴格執行追究問責,嚴肅查處當事人的責任,追究分管領導責任。
監督舉報電話:12331
市質監局
1、繼續深入開展“進千企、送服務”活動,深化“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充分發揮“質監專家庫”職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2、大力推進名牌戰略,圍繞全市經濟發展,開展名優產品培育,培育省名牌產品70項以上,省優質產品40項以上,省服務名牌8項以上。
3、積極推進標準化工作,完成國家標準、行業標準5項以上,完成河北省地方標準5項以上,完成市級地方標準5項以上。圍繞鋼鐵、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重點產業,完成采標認可16項以上。
4、在市行政服務中心開通組織機構代碼綠色通道窗口,特事特辦,為招商引資提供快捷服務,對來石投資外資企業實施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號提前預付,組織機構代碼業務3個工作日限時辦結。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今年繼續免征小型微型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工本費。
5、免費為企業提供標準備案、標準化培訓,“5·20世界計量日”期間,開展計量惠民活動,走進社區農村為群眾免費檢測生活用電表、血壓計等計量器具,對集貿市場公平秤免收檢定費用。
6、對23種情節輕微、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涉及人身財產安全,行政相對人首次且非主觀故意實施違法行為的案件,實施“首次不罰”。
7、強化窗口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及“微笑”服務理念,推出前置預約服務,對重大項目、重點引資項目,實行前期介入,主動跟進,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8、加強效能監察,嚴格執行“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首問負責”、“服務承諾”等各項制度。
監督舉報電話:85053318 85054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