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變化,得益于科學規劃,確定“天津風格”; 得益于堅持規劃做引領,充分體現規劃的剛性。
規劃是龍頭,在天津得以充分體現。
在天津,一個歐式環境比較好的地方,建一個超現代的建筑,或者一個很現代的地方,建一個歐式的建筑;開發商為追求自身利益,建大板樓;設計師追求 “新、奇、特”,搞特別奇怪的東西,這些都是不允許的。
天津有天津的要求,天津有天津的特色。天津新建樓宇很少使用玻璃幕墻,但大氣美觀。高層住宅板樓在中心城區幾乎難覓蹤影。“不能讓一棟樓把整個城市景觀擋掉。”這是天津人的共識。
天津市規劃局一位負責人坦言,2008年時,仍有一些人認為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是“面子工程”、“不務正業”。
面對質疑,天津的回應是,要干,并且大干。
大干不等于蠻干,沒有科學的規劃、精心的設計不能建設施工,這已成為天津城市發展的“鐵律”。
近幾年來,天津對規劃剛性原則的強調,堪稱前所未有,而從規劃入手,通過科學規劃為城市建設立規矩、繪藍圖,是近年來天津城市面貌發生變化、讓人耳目一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尋求彰顯自身鮮明特點的城市風格?
身處中國經濟發展第三極,正在強勢崛起的天津,正迎來塑造城市風格的寶貴的時間節點。
而天津的城市風格到底是什么?
一是獨特的自然風貌,擁有海河等豐富水系,城市濱水特色明顯;
二是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雖只有600年歷史,但近代多國租界的歷史,眾多的“小洋樓”,讓天津骨子里顯得很洋氣;
三是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形成的新特色。
將這三大特色有機融合,天津的決策層完成了對天津風格的定義“大氣、洋氣、清新、靚麗”。
有了科學而細致的規劃支撐,有了對城市風格的準確定義,謀定而后動的天津,開始了連續性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
這期間,天津出臺了一系列導則規范著大大小小的建設,其中,《天津市規劃建設控制導則》對城市建設中哪些地方該高、哪些地方該低,采取什么建筑形式、什么色彩等等進行規范,在規劃上進行引導。
這期間,《天津市規劃、建筑設計導則》規范各種各類的建筑,包括居住區、商業區怎么搞?海河邊怎么搞?一般地區怎么搞?風貌保護區怎么設計?工業區怎么設計?燈桿怎么設計?圍墻怎么設計?商業牌匾怎么設計?細到每一個具體的建筑。
天津按照規定和規范引導建設,用規劃引領城市發展。同時,建立完善的規劃實施機制,每一個項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都會現場辦公,審定重要建筑外立面材料和色彩,嚴格驗收,確保各項規劃落實到位。
這期間,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370項專項規劃,開始實施“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的空間發展戰略。
這期間,圍繞海河綜合整治,不僅形成了今天的70公里水面、27座橋梁,一橋一景,而且規劃著重考慮海河兩岸舊時風貌與現代元素的完美融合,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傳承和充分保護。
海河意式風情區的改造建設,便是天津對傳統文化建筑、傳統街區進行保護改善,新建建筑在保護文脈的基礎上更好地展示現代氣息的一個縮影。海河意式風情區原為意大利租界地。從2004年開始,天津市政府把意式風情區作為海河開發的重要節點,大力開發建設。
類似于意式風情區在天津還有許多,通過對整修后的風貌建筑進行招商引企,這些風情區已經成為以高端商旅服務業為主導的充滿異域風情的都市新天地。
如今的海河,兩岸建筑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樸實的古建筑,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筑,成為傳承城市文脈、包蘊津沽風情、展現天津的名河,更成為天津人的驕傲。
這些年來,天津在扮靚中心城區的同時,堅持高起點、大投入建設新區。
從天津中心城區驅車40多公里,在一路風景的陪伴下直達濱海新區。一路走來,沒有城鄉之分,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在2270平方公里、153公里海岸線、常住人口263.5萬人的濱海新區,鹽堿荒灘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生態城、總部經濟、會展旅游、科研開發、現代服務業以及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新建、續建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100個,聚集了以大飛機、大火箭、大煉油、大機車等為代表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及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
2012年,濱海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205.17億元,財政收入1655億元,各項指標均實現高速增長。濱海新區,努力打造中國北方對外開放門戶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正是基于規劃的剛性,如今的天津,不以領導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一切遵循規劃,用規劃引領城市發展、引領經濟發展。
對 標 聲 音
深度規劃 彰顯特色
觀點一:城市建設就是要追求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我們學習天津的大氣、精細、精致、精美、精心,關鍵是要做到精心和用心,才能精細和精致。目前,我市在規劃上還在制造新的遺憾,有些在建的建筑緊鄰馬路,沒有足夠的空間,不講協調,今后,像這樣的規劃必須徹底杜絕。
觀點二:規劃決定未來。把國際的、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貫穿于石家莊規劃編制實施的全過程,起點要高,手筆要大,目光要遠,特色要靚。應該不惜重金,聘請國際頂尖專家領銜,對重點區域和重要節點進行規劃審修和完善,診斷把脈,努力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傾力打造城市亮點。
觀點三:把城市建設放在京津冀都市圈的大格局中統籌規劃,努力向北京、天津看齊。這幾年我市也對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但不能束之高閣,規劃一定要有剛性,嚴格按規劃執行。
觀點四:充分借鑒天津經驗,在規劃設計的系統性上做文章,不斷拓展規劃設計的深度和廣度,在規劃設計各個階段,注重把握景觀特征,梳理空間格局,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省會特色,使省會從主城區改造到新區建設,從重點區域、重要節點到每個社區、每座建筑都能達到最佳設計,成為精品亮點。
觀點五:以推進新區建設、縣城建設、組團縣(市)和新市鎮建設為重點,從規劃設計、基礎設施、城市管理、聚集產業、環境質量五個上水平方面入手,制定今后三年城建工作方案,確保2015年實現城鎮建設上水平、出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