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為進一步提升濟南市農機化水平,更好地服務省會現代農業建設,濟南市農機部門于近日印發了《濟南市2012年農機化工作要點》(濟農機字〔2012〕1號),對該市2012年各項農機化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為進一步提升濟南市農機化水平,更好地服務省會現代農業建設,濟南市農機部門于近日印發了《濟南市2012年農機化工作要點》(濟農機字〔2012〕1號),對該市2012年各項農機化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要點》提出,2012年全市農機總動力計劃達到540萬千瓦,農機總值達到32億元,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2%。重點做好十項工作。
一是著力提升玉米及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提升鞏固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著力提升玉米及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以推廣機械插秧和機械收獲為重點,積極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全面提升我市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和質量。
二是加快推進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及農機化示范基地建設。依托全市農業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農業園區,根據農作物種植特色,在每個縣(市)區建設2-3處農機化示范園區,其中至少建設一處整建制的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鄉鎮),整合各種項目資金,進行重點打造。
三是大力推廣發展土地深松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加快推廣發展小麥和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種兩個“一條龍”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力爭秋季小麥免耕播種面積達到60萬畝,土地深松達到50萬畝。
四是進一步健全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重點扶持效益好、帶動力強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合作社),探索秸稈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將秸稈綜合利用作為一項產業做大、做強,不斷健全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五是組織好“三夏、三秋”農機生產。認真做好跨區作業的組織、引導和服務工作。積極開展農機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承包作業、“一條龍”作業,確保“三夏、三秋”農機生產順利進行。為爭取全市糧食產量十連豐奠定堅實基礎。
六是大力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按省里提出的“五有”為標準,強化對農機合作社發展的規范引導。今年計劃在每個縣(市)區重點選取兩到三家綜合實力強、經濟效益好、服務能力強的農機合作社作為示范合作社進行重點扶持,逐步打造一批國家示范點和省級明星社。
七是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嚴格執行補貼政策的各項實施規定,嚴格執行“三個嚴禁”、“八個不得”,落實省局“二十一條”,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農戶手中。
八是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深入開展以“三率”整治為基礎的“平安農機”創建活動,試點推廣粘貼農機安全反光貼,保障夜間行駛安全。加強維修網點的規范化管理,試點建設集維修、配件供應、技術培訓于一體的多功能農機維修中心。
九是大力開展農機教育培訓。組織實施農機陽光工程培訓、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農機化“大培訓、大推廣、大普及”活動以及開展科技入戶、送科技下鄉、職業技能競賽,著力提高農機手的操作能力和維護保養水平
十是進一步加強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加強農機化信息員隊伍建設,提高農機化信息時效性和信息量。各縣(市)區確保每月向市局提供信息不少于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