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提“潛在增長率”顯示經濟轉型決心 |
時間:2013/3/6 12:55:09 瀏覽:987次 |
3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潛在增長率”這一概念。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決策層將致力于在經濟增長中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 專家認為,潛在增長率是一個長期供給概念,它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所有生產要素在最優配置情況下能達到的最大增長率。這些要素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也包括技術、管理、制度安排和經濟政策。 溫家寶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必須使經濟增長與潛在增長率相協調,與生產要素的供給能力和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讓實際增速和潛在增長率一致,無疑是每一個經濟體的“夢想”。但是經濟增速高不一定意味著就“實現”了潛在增長率。 有時一個國家短期內可以依靠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過度擴張以及資源的透支,拉高經濟增速,甚至遠超潛在增長率,但這種局面往往導致該經濟體付出巨大代價。 另一方面,如果實際增速長期落后于潛在增長率,顯然意味著一個經濟體的各種生產要素潛力沒有被充分利用和釋放,會對就業、經濟社會穩定等帶來一系列后果。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必須優化配置和利用生產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為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條件,為轉方式、調結構創造穩定環境。
來源:河北日報 |
上一篇:GDP7.5%:重在調結構 下一篇:2013年貨幣政策如何發力 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展望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