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萬全縣將市產業集聚區作為打造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平臺,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高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高地和高端人才發力發展高地。截至目前,集聚區已累計完成工業技改資金15億元,其中,中煤張煤機產業園、席勒飛機等6個技改項目納入省技術改造項目。
萬全縣將市產業集聚區作為打造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平臺,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高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高地和高端人才發力發展高地。目前,集聚區共實施項目40個,總投資285億元,其中,中糧、國機、河鋼、冀中能源4個世界500強企業及中煤、三一重工2個全國500強企業落戶園區,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市產業集聚區區位優勢獨特、交通條件便捷、土地資源充足、政策環境優越,成為全市主城區重點裝備制造企業搬遷、擴模、升級、改造、新建項目落地和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平臺,逐步形成了煤礦機械、探礦機械、工程機械、糧食機械、風電設備、石油設備、冷熱容器、液壓油缸八大產業集群。而先進制造業上下游企業關聯度、產業市場共享度越來越強,企業間優勢互補、協作共贏的依賴度也越來越高。
同時,積極引進和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建立了“工業技改項目庫”,入庫企業達20個。中煤張煤機產業園投資1.8億元建設了國內煤機裝備制造業首家采掘機械裝備綜合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擁有88項專利技術。中糧張家口裝備產業園建設的糧食加工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是我國糧食行業唯一的機械加工裝備國家級實驗室;德中機械、英邁特、保勝新能源等數十家企業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在國內、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截至目前,集聚區已累計完成工業技改資金15億元,其中,中煤張煤機產業園、席勒飛機等6個技改項目納入省技術改造項目。
為實現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公共服務,萬全縣還依托清華大學等高校的科研優勢,在集聚區內建立了集政、產、學、研為一體的張家口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推廣新技術10余項,實現了由支持一個企業到支持一個平臺,再到支持一個產業的全新轉變。同時,采取筑巢引鳳和引鳳筑巢的方式,將集聚區打造成為高層次人才集聚的高地。目前,張家口市“產、學、研”人才工作站、高端裝備制造人才基地等已掛牌成立,集聚區各企業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才達320多名,高級管理人才達300多名。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