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河北。航洕郎A段尤其要注重“質量” |
時間:2013/1/23 11:21:33 瀏覽:1597次 |
1月21日上午,省社科院發布《2012-2013年河北發展藍皮書》。《藍皮書》預測,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國內將會繼續面臨要素成本上升、發展戰略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在這種大趨勢下,我省新的經濟發展立足點應當向“質量和效益”轉變。 經濟走勢呈“W”型,“筑底企穩”狀態逐步顯現 “從近幾年GDP累計增長速度的走勢來看,我省經濟從2007年年初的14%開始逐步下滑,一直到2009年一季度8.5%的‘谷底’,再從2009年二季度開始強勢反彈,經歷了一年的快速恢復,到2010年二季度達到又一個‘高峰值’14.1%,然后快速下滑,直到2012年預計9.3%的最新低點,正在形成一個明顯的‘W’形態!笔∩缈圃骸端{皮書》總報告指出。 專家表示,在本輪經濟下滑過程中,我省經濟總體走勢表現出“溜車-剎住-挺住-再溜車-再剎住-再挺住”的特點,“二次下探”的過程走出了不同于全國和其他省份的形態。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薛維君分析,我省經濟發展隨國家經濟同波振動,去年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9.3%”已是“W”型走勢中“二次探底”的谷底,目前我省經濟已經開始轉向緩慢的爬升階段。 消費疲、出口軟,依賴投資是無奈選擇 《藍皮書》顯示,2012年我省經濟發展動力格局呈現“投資穩、消費疲、出口軟”的特點。 數據表明,2012年前三季度,我省投資增長21.4%,總體增速比較穩定。但是,從當前經濟周期波動的時間段來看,我省投資增長水平并不高。專家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我省必須將投資置于“保增長”最重要的位置,加快投資結構轉型,以鞏固結構調整成果。 一是加快實現投資向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和工業技改項目傾斜,支持其優先發展。二是調整土地、環保、財稅、金融等政策,通過政府可調控資源的優化配置,吸引社會投資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及現代物流等領域集中。三是加大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監督監管力度,對違反國家和省產業政策規定,擅自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堅決予以查處。 “在‘穩增長’過程中,要正確對待經濟增速起伏波動,警惕在經濟復蘇向好時,重化工業投資項目過快增長對裝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工業技改等項目在土地空間、資金、生產要素和政府支持能力上的爭奪!笔∩缈圃航洕彼L陳璐說。 貧富縣GDP相差百倍,縣域發展“兩極分化”需要破解 “目前,我省縣域發展‘兩極分化’嚴重,貧縣和富縣之間GDP懸殊百倍!笔∩缈圃骸2012-2013年河北省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顯示,從2011年我省縣(市)經濟數據看,人均GDP最高、經濟產出密度(地均GDP)最高的縣超過6000萬元/平方公里,最低的縣不到60萬元/平方公里,差距為100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縣與最低的縣相差5倍多,人均GDP指標差距為10倍。 專家認為,縣域的“兩極分化”問題必須盡快加以破解:一是多路徑探索轉型升級之路。比如高陽縣除原有發展較慢的紡織集群外,又在龐口鎮發展了農機配件集群;高碑店和徐水在原有的食品產業集群基礎上,又發展了節能環保建材、汽車裝備集群。二是做大縣城及縣城經濟。條件成熟的縣可規劃布局“新城”,拉大縣城區框架;在新城內或城郊規劃建設一批“清潔環保”型產業園區,在特色產業集群實力雄厚的鄉鎮打造“小縣城”。 此外,要多上縣域園區,比如通過就地劃定園區,在原有集群附近另立新園,引導原有企業入駐,吸引新生企業進園等,通過大規模的“入園進區”運動,對集群進行規劃和提升;認真梳理行政、經濟和社會發展管理體制的障礙與問題,謀劃綜合配套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的區域平臺和載體,避免行政管理“管得太多,服務得太少”,導致縣域產業集群發展“邊界化”。 |
上一篇:電器工業協會變頻器分會召開年會 下一篇:孫瑞彬強調: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 推動我市大氣環境持續好轉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