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北京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再次在國家科技獎勵舞臺上大放光彩。北京的科技創新正支撐著首都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加快推動從“北京制造”邁向“北京創造”,一批取得技術突破、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得到了推廣應用,科技對首都發展的貢獻明顯增強。
北京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再次在國家科技獎勵舞臺上大放光彩。1月18日,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北京地區90個項目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京的獲獎數量及獲獎占比均創歷史新高,領跑全國。依托首都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北京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現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這些成果不僅支撐了首都的發展建設,同時還成為了為國家戰略服務的排頭兵。
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
此次北京地區在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獎的90個項目,占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4.2%,比上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81項,獲獎數量及獲獎占比均創歷史新高,領跑全國。
記者注意到,2名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均出自北京。截至目前,自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以來共產生22位獲獎者,其中17位來自北京,占總數的77%。
據介紹,在這90個獲獎項目中,國家自然科學獎15項,占全國自然科學獎總數的36.6%;國家技術發明獎22項,占全國技術發明獎的34.9%,比上年提高了22.7個百分點;國家科技進步獎53項,占全國科技進步獎的33.3%;全國2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通用)全部出自北京,13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中,北京獲得6席。
獲獎項目已應用于全國
據了解,這些獲獎項目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生物產業、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成果通過產學研用等多種方式協同創新、聯合攻關,突破了關鍵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大地提升了首都科技創新能力和影響力。
“這些成果取得技術突破并推廣應用,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促進首都科學發展的同時,也推廣應用到全國多個省市,服務于全國人民,為推動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探索科技領域“北京模式”
多年來,北京探索首都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北京模式”,深入實施首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科技獎勵政策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央地資源與產業資源的對接機制不斷優化,央地協同創新的組織模式和工作機制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的科技創新正支撐著首都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加快推動從“北京制造”邁向“北京創造”,一批取得技術突破、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得到了推廣應用,科技對首都發展的貢獻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