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北京智能經濟研究院院長、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季鑄教授主持研發的《2012年世界經濟風險指數與主權國家評級》(WERICR2012)報告,在京發布。
該報告從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貿易政策風險、支付風險四個方面對世界經濟和130個主權國家進行了風險評估和風險評級,提出預警與風險對策。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隨著世界經濟下滑,世界經濟形態轉向“經濟衰退、價格上升”為特征的“經濟滯脹”,世界經濟風險指數下降風險上升。全球130個國家綜合風險指數平均值0.6932,比上年的0.7094下降2.3%。同期,全球130個國家數據的世界債務風險指數為0.4626,比上年0.4130上升12.0%,債務風險有所緩和。全球130個主權國家數據的綜合風險評級BBB級,與上年評級水平相同,債務風險評級仍是B級,全球債務危機與經濟危機風險并存。
報告預測,未來世界經濟緊縮將是中長期的,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在內的世界經濟將進入5-10年甚至更長的緊縮時期,而受此影響2013年 中國經濟增長率基線為6%,上線為7%,下線為5%。
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表示,2013年世界經濟總體格局和基本趨勢不會根本改變好轉,甚至可能由于歐美債務危機加深,演變為更大的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
首先,美國面臨財政懸崖和增長失能。目前,美國經濟缺乏新的增長來源和動力,明年啟動的增稅5000億美元和減少政府支出1000億美元的“十年財政緊縮計劃”,大大削弱了美國企業的投資能力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全面財政緊縮計劃使美國政府幾乎失去了所有財政政策,經濟緊縮已成定局。在美國經濟全面緊縮情況下,貨幣政策已經失效,過多的貨幣只能帶來通貨膨脹,而不是經濟增長,美國剛剛出臺的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Q E 3不見成效,放出的貨幣重新回到美聯儲。未來,無論是誰當上美國總統都難以帶領美國走向繁榮,美國經濟已經走過巔峰,進入人口下降、發展飽和、低速增長為特征的“后發達時代”。
其次,歐元區債務危機轉為經濟危機。2011年歐元區經濟總量17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4.2%,超過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如今,不斷加劇的人口下降危機使歐元區生產力、消費力、發展力普遍下降,陷入人口危機引發的增長危機、財政危機、債務危機、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的多重危機陷阱之中。目前,德國主導下的財政緊縮政策在減少債務壓力的同時,也大大削弱了希臘等債務國的發展能力,非但不能緩解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反而把債務危機演變為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多重危機相互交織,越來越重。除此而外,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在內的歐洲國家潛伏的債務危機已經超過了歐元區國家和世界金融的現有控制能力。
第三,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低迷。世界經濟緊縮、缺乏政治方向、經濟結構陳舊、國際關系緊張、政府債務沉重、日圓不斷升值、出口增長下滑、國內消費低迷、企業經營虧損、電力供應不足等因素使日本經濟難以興旺。
除此之外,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也將陷入困境。
據此報告認為,世界經濟將進入5-10年甚至更長的緊縮時期。
報告提出,國際社會需要長期解決債務危機的理論、邏輯、政策和措施,形成有效解決全球債務危機新的路線圖。第一步:轉變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以服務經濟替代工業經濟,解決人口老齡危機。第二步:發展智能經濟,替代人類生產,補充人口下降導致的勞動力不足,以智能經濟解決人口下降問題,在提高經濟發展能力的同時,提高社會發展和保障能力;第三步,大力發展教育,增加人力資本,提高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和社會保障能力。
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隨著世界經濟下滑,世界經濟形態轉向“經濟衰退、價格上升”為特征的“經濟滯脹”,世界經濟風險指數下降風險上升。納入報告分析的全球130個國家綜合風險指數平均值為0.6932,比上年的0.7094下降2.3%;債務風險指數為0.4626,比上年上升12.0%,債務風險有所緩和;綜合風險評級BBB級,與上年評級持平,債務風險評級仍是B極,全球債務危機與經濟危機風險并存。
報告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將繼續低迷,預計201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基線為2%,上線為3%,下線為1%。未來世界經濟將面臨五大風險,變得更不確定:一是歐洲債務危機泡沫破裂;二是美國“財政懸崖”高懸;三是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四是債務危機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五是世界經濟全面衰退。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基線為6%
在全球經濟緊縮的大趨勢下,中國的經濟形勢亦不容樂觀。主持報告編寫的北京智能經濟研究院院長、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季鑄表示,目前中國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2013年是全球經濟更加困難的一年,也是中國社會經濟變革之年。中國應當堅持走綠色經濟道路,堅持社會經濟二元建設,堅持效率、和諧、持續三維目標,邁向服務社會、知識社會和智能社會。
報告中指出,未來中國經濟受國際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影響,發展面臨著巨大風險和危機。
首先,全球債務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緊縮將導致中國外貿出口存在下降風險;而中日兩國由于受到沖突影響,兩國經濟、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勢必受到影響。
其次,世界經濟危機、世界市場緊縮和國際貿易下滑將導致中國生產過剩,經濟增長下滑,中國可能出現以生產過剩為特征的經濟危機,進而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破產企業增加,出現農民工和部分城市工人失業。
第三,中國經濟增長下滑、財政收入下降、財政支出增加,財政赤字加大,地方政府支出占60%的土地收入下降,地方政府面臨債務危機;而房地產泡沫破裂,銀行壞賬大量增加,中國面臨以銀行壞賬為特征的金融危機。
據上分析,報告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基線為6%。報告建議,未來政府應走綠色經濟發展道路。一方面,通過綠色經濟發展解決資源環境、社會就業、社會保障的矛盾;另一方面,通過向更少消耗資源的以服務經濟、知識經濟、智能經濟為代表的綠色經濟轉變實現國際和平。
報告提到,目前,中國正面臨未來發展的關鍵時刻,應當堅持走人類文明共同發展的綠色經濟唯一道路,堅持社會經濟二元建設,堅持效率、和諧、持續三維目標,堅持社會經濟發展“四色定理”,不但可以積極應對已經到來的全球債務危機和世界經濟緊縮。同時,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問題迎刃而解,從此走上效率、和諧、持續的發展軌道。
《2012年世界經濟風險指數與主權國家評級》(WERICR2012)報告已經連續發布8年,今年報告納入分析范圍的國家從去年的120個增加到130個。該報告主要回答“如何看待世界經濟”和“中國怎么辦”兩個問題,從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貿易政策風險、支付風險四個方面對130個主權國家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評級,提出預警與風險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