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機械工業網】“三秋”期間,農業機械作業和轉移也很頻繁,各類農機有很“忙”。據了解,截至9月20日,全國已機收玉米1565萬畝,機收水稻3382萬畝,油菜、小麥機械化播種面積超過160萬畝,全國“三秋”機械化生產全面展開。農業部預計,今年全國投入“三秋”生產的各類農業機械將達到2900萬臺(套)以上,玉米機收水平有望超過38%,水稻機收水平將超過71%,小麥機播水平將超過87%以上,分別比去年提高5個、2個和1個百分點。油菜、馬鈴薯、花生等作物的機械化作業水平也將明顯提高。
當然,“農機”各類產品關注度也是不同的,所占比例也有差異。通過慧聰搜索后臺數據對農機產品關注度進行分析:

2012年9月份機械行業“農機”產品關注度比例分析
由上圖可見,農業機械產品關注度顯然是最受歡迎的,所占比例超過半數,比例達51%。其次是收獲機械及配件和收獲機械配件產品搜索量所占比例分別是33%和16%。
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在農機購置補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強力促進下,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歷史上最快的發展時期。
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2011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9.8億千瓦,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環節農業機械增長迅速。2002年~2011年,全國大中型拖拉機、插秧機、聯合收獲機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9.3%、26.2%和15.2%,其中玉米聯合收割機年均增長51.7%;大中型拖拉機與小型拖拉機保有量比例從1∶15提高到1∶4.1。經濟作物、畜牧水產養殖、林果業及農產品初加工機械保有量快速增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機械裝備穩步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極大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