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國各省市區經濟增長幅度繼續呈現“西高東低”局面。與中西部地區相比,東部省份經濟受外需萎縮的影響更為明顯,中西部上半年投資增長更快,產業自東向西的轉移都是導致“西高東低”的原因。
短期內,無論是沿海發達地區還是中西部省份,都會通過加大投資建設來保障經濟增長,但是地方政府缺少資金恐怕將加重地方債務。從中期來看,資源價格上漲和產業轉移的繼續將使“西高東低”的經濟增長趨勢得以延續。
上半年西部經濟增幅高于10%
上半年各省經濟增速普遍呈現“西高東低”。在已經公布數據的30個省市區中,除去甘肅外,所有地區2012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都較2011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東部地區省份經濟增幅大多在10%以下,而中西部各省經濟增幅全部高于10%,呈現“西高東低”的局面。
東部地區只有天津14.1%和福建11.4%的經濟增長幅度超過10%,北京和上海僅有7.2%的增長;西部各省經濟增速除去新疆為10.7%外,都處于11%~14%區間內;中部各省經濟增長幅度介于10%~12%之間。雖然2011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的增長也要略高于東部,但是東西部地區間的差異沒有2012年如此明顯。
中西部投資增速明顯高于東部
中西部受益于產業轉移帶來的經濟增長。東部沿海地區的生產要素價格上漲,使得原有的加工制造模式遇到瓶頸,不得不尋求戰略轉型。而中西部省區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使得一大批外向型的企業在中西部落戶。山東、江蘇、廣東等沿海地區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價格的明顯上漲,導致部分出口企業為了控制成本,不得不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像富士康這類以全球為市場的企業向中西部內遷,極大地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和經濟的快速增長。
近期有富士康工廠落戶的河南、四川和重慶的出口都取得了明顯的增長,1~6月分別實現了出口增長91.54%、74.72%和245.03%。其中鄭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4月,河南省進出口總值達148.4億美元,其中,富士康集團下轄企業實現進出口75.1億美元,占河南省進出口額的50.6%。東部地區目前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一方面傳統產業不斷向其他地區轉移,傳統產業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新興產業發展還不成熟,使得整體經濟增速放緩。
投資快速增長拉動中西部地區經濟。在中國經濟增長歷次下滑時期,投資都是用來穩增長的重要手段,2012年上半年分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5%,中部地區增長24.0%,西部地區增長23.9%,中西部投資增速明顯高于東部。
外需萎靡和產業轉移致東部增長緩慢
外需不振對東部沿海省份造成的經濟負面影響較大。與中西部地區相比,東部省份經濟對外貿依賴度高,受外需萎縮的影響更為明顯。廣東和上海的出口分別占到經濟總量的64.45%和66.61%,整個東部地區平均占比35.33%,而中西部地區省市出口占比則明顯較低,平均僅為9.37%和6.28%,這樣在國際市場低迷不振的情況下,東部諸省市受到的影響就明顯超過中西部。
東部既有出口產業中加工貿易比重高過中西部地區,導致東部出口增長下滑嚴重。中西部地區由于遠離海岸線,運輸成本較高,因此中西部省份的出口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簡單加工類的占比較低,受外部經濟和內部成本影響相對較輕。東部地區有著大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近期受到外部經濟萎靡和中國勞動力和資源成本上漲因素影響,不少加工企業被迫關閉,直接影響到地區總產值和進出口貿易。
擴大投資將是東西部省份共同選擇
未來一段時間內“西高東低”的局面還將延續。在穩增長的背景下,短期內擴大投資將是東西部省份的共同選擇。西部地區將通過加快重大項目開工來繼續依賴投資實現高增長,今年6月,陜西出臺了十條穩增長的意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快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包括確保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西安至合肥鐵路復線、蒙西—華中運煤通道等項目下半年實質性開工建設。7月15日,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表示,把主攻方向放在堅決有力地促進工業回升、穩定投資增長上;7月25日,長沙市人民政府對外發布2012年重大推介項目195個,總投資額達8292億元。
云南推出了“三個一百”重點項目(包括100項在建重點建設項目、100項新開工重點建設項目以及100項重點前期工作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5萬億元。貴州省則提出,下半年該省計劃全社會固投達4000億以上,增長60%,《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于8月份公布,從各地上報2382個項目篩選出總額3萬億元左右的重點投資項目。面對持續下滑的經濟形勢,近年來突出轉型升級的東部地區也重提擴大固定資產投資。
缺乏落實項目資金 或將加重地方債務
諸多中西部省份缺乏落實項目的資金,或將導致更加嚴重的地方債務問題。與2008年的“4萬億”計劃不同,這次的地方投資計劃將主要依靠地方財力來完成,在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下降,財政吃緊之際,地方政府恐怕缺乏落實大規模投資的資金。長沙去年全年的地方財政總收入為668.11億元,8292億元的投資項目需要10年以上的財政收入;目標投資3萬億元發展旅游文化產業的貴州省,2011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330億元;云南去年全省財政收入2258.2億元,卻定下了超過1.5萬億的投資規模。因此地方政府只有通過地方融資平臺向銀行借貸或是以地方債形式融資,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難免加重地方債務問題;同時也不排除由于財力不足,不少投資計劃將落空的情況。
中期內,這種“西高東低”的經濟增長趨勢還將繼續。由于東部土地的制約和本地區內部產業結構升級的意愿,制造業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地區的趨勢還將不斷進行。隨著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富含的資源價格的上升,將有大量的資金和投資項目流向中西部地區。未來東部地區從中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轉型目標實現的難度要比中西部產業承接更加艱難,所需要的時間也更長;東部要到轉型結束之后,才可能迎來下一輪比較快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