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做大園區、做強企業、壯大財源經濟 |
時間:2012/8/31 14:32:16 瀏覽:1353次 |
元氏縣在工業項目建設上按照“產業向特色發展、項目向園區集中”的工作思路,著力構筑“兩區一帶”發展格局,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謀劃項目招引和園區建設。近兩年連續獲得市政府頒發的重點項目建設一等獎。2012年謀劃建設投資億元以上的工業重點項目22個,總投資166.39億元。其中有11個列入省市重點項目,數量居全市第一。今年在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儀式上,一次就有8個項目同時開工,總投資達91.94億元。在全市項目拉練中項目建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新引進央企項目兩個,在談外資項目3個,填補了沒有央企項目的空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2家,實現增加值31億元,增速為17.7%,在全市處于先進行列。 完善基礎 提升功能。元氏縣先后投資10億元完善了工業區的基礎設施,實現了“七通一平”標準。園區道路總里程達40公里。新建濱河大道10公里,將南部工業區(元氏區)槐河東、西兩區連為一體。投資2.2億元,建設了110KV城南站、110KV槐陽站等6座變電站,保證了園區企業供電。 投資2億元建設日處理污水4萬噸污水處理廠2座,其中槐陽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了國家一級A標準,槐東污水處理廠將于今年年底竣工,2013年投入運營。同時已建成收排水管網8公里,新開工的107綜合排污管網總長達到15公里,投資3000萬元。區內建有垃圾處理廠一座,總投資5068萬元,日處理能力150噸,主要負責工業區生產、生活垃圾處理。另外,裝備基地(元氏區)投資3.2億元的石家莊基力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于年底前投產。為進一步提升園區形象,年內107國道沿線、高速引線、南部工業區所有企業全部實現拆墻透綠,提檔升級,形成格調統一、簡潔明快的園區風格。 做強項目,壯大經濟。近年來,元氏縣委、縣政府確定了“抓技改、上效益、保骨干”和“招大引強”的工作思路。先后有12家企業完成技術改造,河北誠信公司在3年內實現利稅翻番。按照生產要素和資源優化配置、產業和企業聚集發展的特色路子,狠抓園區項目擴充。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積極參加各類招商活動。目前,投資60億元的旺業集團數控鋼材深加工項目、投資16億元的誠信新區等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紛紛入駐元氏工業區。園區企業從2009年的32家 擴展到78家。累計投資超100億元,今年以來,完成產值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億元,實現利稅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億元。目前,工業區在建項目22個,已完成投資50億元,年底將有17家項目實現竣工或投產。 以商招商,攢足后勁。在招商引資上,大力實施以商招商戰略,用誠意感動來元氏投資的客商。河北耐力壓縮機項目于2011年落戶裝備制造基地元氏區,該項目自入駐以來,在元氏縣各項優惠政策及干部群眾積極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感召下,積極向自己的朋友和福建同鄉推介元氏。目前,已與河北德斯蘭機電公司和來自福建的冷卻器廠和液壓閥門廠等三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建立了耐力壓縮機配套產業園。天山集團在承建了蟠龍湖、封龍山旅游開發項目后,2010年,又在元氏工業區建設天山國際產業園,目前引進項目26家入駐。近日,在百家央企進河北活動中成功與中化集團簽約,總投資25億元建設中化石油河北分銷庫和中化化肥石家莊農資物流園兩個項目,建成后年可上繳稅金3億元。目前,千萬元以上項目儲備庫數量達45個,總投資235億元。 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加速項目建設的“第一引擎”,倡導“來元氏投資,一切都能辦成”的思想和“所有部門都是服務部門、所有的公務員都是服務員”的理念。建立了縣委書記與企業信息直通制度,將印有“縣委書記吳時茂親啟”的信封印發給企業,企業有什么意見、建議,可直接向縣委書記反映。實行月評制度,每月組織服務對象對各部門、單位服務情況打分,排名后三位的第一次給予批評,第二次取消評先,對一把手進行誠勉談話,第三次對單位班子予以調整。 |
上一篇:組織千家試點 工信部力推工業質量品牌建設 下一篇:河北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 |
[關閉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