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記者 長青)記者從昨天上午召開的全市工業、創新型經濟和開放型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經濟積極應對嚴峻形勢,總體呈現平穩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實績3718.8億元,同比增長了13.2%;完成增加值實績899.5億元,增長12%;工業開票銷售1596.4億元。前6月,全市實際外資到賬上報數13.9億美元,總量同比持平。受宏觀形勢影響,以上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增幅均低于去年同期,外資到賬未達序時。
會議提出,通過上半年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對今后一段時間宏觀形勢的研判,今年完成年度目標壓力空前,需要全市上下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優質的服務保障發展,用足用好各項“穩增長、促發展”的政策措施,狠抓重要指標的落實,狠抓重大項目的形象進度,狠抓工業經濟的加速回升,狠抓對外開放的實際成效,狠抓創新引擎的強力驅動,狠抓資源要素的保障落實,確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嚴峻形勢外的“獨好風景”
受國際國內宏觀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市工業、創新型經濟和開放型經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除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加值、開票銷售增幅出現下行趨勢外,另外兩項反映工業經濟運行的參照指標——工業入庫稅收、工業用電量增幅也均出現同期下降的勢頭。
嚴峻形勢之外,揚州全市上半年工業投資“風景獨好”。1-6月份,全市共完成工業投資實績866.7億元,同比增長了23.7%,超序時一個百分點。全市認定新開工10億元或1億美元以上重大項目14項,超去年同期4項,初排年內新開工項目30項,意向項目23項;23項新竣工或新增部分投產項目已累計實現產值25億元,可在下半年形成產銷140多億元,將對工業提速發展起到拉動作用。同時,各地初步完成了11項總投資50億元、10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的“六定”規劃。
由于連續多年注重創新型經濟發展,今年以來,在全國各地經濟發展呈現明顯下行態勢下,揚州上半年財政科技支出3.19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541.6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1.46%;新增科技產業綜合體建筑面積27.1萬平方米,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共獲批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225項,12個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通過專家現場評估,處于全省前列。
開放型經濟中的“新亮點”
與過去主攻港澳臺、日韓資本投資市場不同的是,今年以來,全市利用歐美地區外資同比大幅度增長,北美協議利用外資同比增長了170.85%,歐洲協議利用外資同比增長了121.42%。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永豐余(造紙)項目5月份實現5000萬元境外人民幣出資,為全市第一筆境外人民幣實際到資成功案例。
在抓好工業大項目到資的同時,全市服務業大項目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全市新注冊登記兩個生產性服務業大項目,分別是總投資1.2億美元從事倉儲服務的普洛斯倉儲項目和總投資1.2億美元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招商局物流集團項目。這兩個項目注冊資本分別達到4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
此外,上半年全市“八區二園”呈現升格升級的快速勢頭。各開發園區業務總收入、工業產品銷售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均保持了40%以上增長;廣陵產業園成功獲批省級開發區,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江都開發區、邗江開發區獲批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同時,園區聯動開發開始破題,市化工園區與韓國麗水化工園擬定全面合作。
多項指標欠序時較大
據市經信部門提供的“半年報”,今年以來全市工業多項指標欠序時較大。規上工業產值、增加值、入庫稅收、開票銷售、完成用電等五大指標總量分別欠序時3.2、3、2.5、9.1、5.5個百分點。
根據商務部門提供的信息,上半年全市實際到賬外資上報僅13.92億美元,欠序時5.87個百分點。省商務廳確認實際到賬外資數8.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3%;完成出口32.3億美元,欠序時11.6個百分點。盡管外貿跌幅逐月收窄,也超額完成了省下達給揚州的6月比5月進出口增量5640萬美元的穩增長任務,但按照往年及今年上半年的發展走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壓力依然很大。
從市內看,發展不平衡性明顯。上半年,全市各地之間在指標完成情況上,序時進度有快有慢,增幅有高有低。表現在工業上,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序時的只有化工園區、廣陵區;入庫稅收達序時的只有邗江、儀征;工業用電增幅最高的化工園區只保持了15%不到的增幅,最低的出現負增長狀況,兩者相差30多個百分點。表現在開放型經濟方面,全市僅邗江、寶應、廣陵和化工園區完成了“雙過半”任務;外貿出口指標僅化工園區、邗江實現了“雙過半”,其他地區均未完成。
換一種思路就是換一個活法
“排找問題,對癥下藥。”說起今年上半年工業、創新型經濟和開放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副市長孔令俊說,一方面,要厘清陷入困境的原因,找準解決問題的“藥引子”;另一方面,要信心不減、政策不減、服務不減、搶抓機遇的意識不減。
“光伏產業是重點增值產業,服裝產業是傳統支柱產業。目前看不到走出低谷的跡象,但穩定企業、壯大產業、加快創新、擴大開放,全力打好下半年翻身仗的信心決不可失。”高郵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正年說,下半年高郵將對1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逐一繪制形象進度圖,細化時間進度表,力促去年竣工投產和今年已經竣工投產的重大項目盡快達產達效,形成預期銷售,形成一批增量。
“確保讓企業跑起來,讓機器響起來,讓訂單多起來,讓市場活起來。”寶應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嵐峰說,下半年要重點盯緊全縣30強和30家成長型企業,開展服務企業“暖心工程”,保證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形勢逼迫著各縣市區、組織經濟單位(部門)調整思路,調整定位,主動研判,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同志透露說,當前經濟形勢對開發區新光源、新能源和電子書產業沖擊巨大,今后招商方向要調整到LED通電照明領域,智能電網要瞄準用戶端市場,電子書要引進軟件開發、數字出版和運營平臺領域,“換一種思路,就是換一個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