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美聯儲必要時推QE3
[ IMF強調,目前最為至關重要的是消除“財政懸崖”和提高債務上限的不確定性,以及不讓減赤速度過快而遏制經濟復蘇 ]
隨著歐債危機有所緩解,市場又開始將注意力轉向美國:11月的總統大選、將于今年年底到期的減稅政策以及陰晴不定的經濟前景,很可能會在2012年下半年一直籠罩市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7月3日公布的2012年美國經濟“第四條磋商”報告中警告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并將今年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由2.1%下調至2%,明年預期由2.4%降至2.25%。
IMF總裁拉加德當天敦促美國決策者運用現有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火力”來應對風險,推動經濟復蘇,避免今年底出現“財政懸崖”。IMF建議美國放慢減赤速度,同時建議美聯儲在經濟前景惡化時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
警告經濟下行風險
IMF在聲明中稱,美國經濟復蘇依然“不溫不火”,并且面臨不斷上升的下行風險,尤其是歐元區金融市場壓力以及國內財政計劃的不確定性。
“受到家庭去杠桿化、財政制約和全球需求欠佳的約束,經濟增速可能會在未來兩年維持適中。”IMF在聲明中預測,今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維持大約2%的增速,2013年美國的經濟增速將為2.3%。
拉加德在當天IMF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當前美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風險有加劇跡象:歐洲債務危機通過貿易沖擊等途徑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受制于美國家庭的去杠桿化,美國居民的消費需求不旺,短期內的財政緊縮也將沖擊經濟增長。
目前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主要是歐債危機加劇和國內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
IMF指出,美國依然面臨歐元區債務危機加劇擴散的風險。美國的金融機構對歐元區外圍國家的直接敞口有限,但與歐元區核心國家有著很強的金融聯系。歐元區的金融市場壓力主要通過加劇整體風險厭惡度和降低資產價格影響美國。此外,歐元區需求下降也會減少美國對該地區的出口,作為“避險天堂”的美元升值也會有損美國出口。
與此同時,美國債務上限在2013年初提高,將會再度加劇不確定性并對金融市場造成干擾。
“財政懸崖”的不確定性
IMF認為美國的主要政策挑戰是在短期內有效利用有限的政策空間來支持復蘇,同時在中期內通過財政整頓來重塑財政可持續性并完成金融部門改革。
IMF強調,目前最為至關重要的是消除“財政懸崖”和提高債務上限的不確定性,以及不讓減赤速度過快而遏制經濟復蘇。拉加德警告稱,圍繞預算和債務上限可能引發的政治對決可能撼動全世界的信心。
所謂的“財政懸崖”,即美國到今年底明年初因減稅措施到期以及國會啟動自動削減支出機制等多項財政刺激政策的退出而可能導致的巨大財政缺口。上述增稅和減支措施僅在2013年就高達7000億美元左右。
根據白宮今年2月提交的2013財年預算報告,將于今年9月底結束的2012財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將達1.3萬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5%。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月的預算提案中計劃將在下一個財年將財政赤字占GDP比重降低3個百分點至5.5%。
但IMF認為,“降幅可以再小一點”,因為今年的赤字比重會低于預期1個百分點左右。在IMF看來,即使是更小幅度減赤也過快了,因為經濟疲軟而下行風險巨大,而貨幣政策抵消財政政策拖累的余地也有限。
大多數分析師認為,在11月總統及國會大選結束之前,國會不會采取行動來減輕沖擊。但國會將在大選后達成協議,避免掉下“財政懸崖”,并為議員研究長期預算和稅收計劃爭取時間。
不過,這兩大不確定性已影響到企業的雇傭和投資決策。
美聯儲必要時可推QE3
近期公布的美國制造業、出口等經濟數據疲軟,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減速的擔憂。由于財政政策已無進一步刺激空間,貨幣政策不得不“獨當一面”。美聯儲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到0~0.25%的歷史低位,并推出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
對于美聯儲近期把原定于今年6月底到期的“扭轉操作”延期至今年年底的措施,IMF表示歡迎。扭轉操作是美聯儲通過買入較長期限債券,同時賣出較短期債券,達到壓低長期利率的貨幣政策。
IMF建議,如果美國經濟復蘇前景惡化,美聯儲應當考慮進一步推出寬松貨幣政策。考慮到美聯儲持有的長期國債比重較高,而且為了支持美國房地產市場復蘇,IMF建議美聯儲可以考慮購買更多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也就是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的第三輪量化寬松(QE3).
不過,IMF也指出,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會鼓勵資本流出,尤其是流入到經濟增長前景更好、資本賬戶開放的經濟體,可能會對那些國家造成宏觀經濟管理的挑戰。但在目前整體動蕩的外部環境下,這些影響可能也是適中的。更何況在當前全球經濟的困難時期,刺激美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復蘇有益。
IMF把脈美國“債務懸崖”
7月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對美國經濟的年度體檢報告。在報告中,IMF呼吁美國2013年適度減債,并敦促美國政府盡快得到國會同意提高債務上限。
IMF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增長2%,明年增長2.25%,而且消費疲軟。報告稱,美國經濟復蘇不冷不熱,并面臨內外兩重風險。外部風險是歐債危機牽連美國經濟,內部風險是處理好減債與經濟復蘇的關系。
IMF每年對成員國進行經濟體檢。美國體檢報告由12名IMF經濟學家經過三周與美國政府官員緊密工作后形成,草案經過與美國政府交流、內部討論等環節后得以公布。IMF董事會還將就報告進行審議,并發表意見。今年報告的審議將在7月30日舉行。
報告中對美國如何處理減債與經濟復蘇的關系給出清晰建議。IMF首先肯定美國需要減少債務,接著強調減債要適度,不能以犧牲經濟復蘇為代價。為此,IMF建議美國政府從2013年起減債。其中,2013年縮減相當于當年GDP總量1%的政府綜合赤字,使2013財年的聯邦赤字相當于GDP的6.25%。
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IMF認為美國政府財政分配應該以促進增長為準繩。IMF特別指出數項值得美國政府加大開支的項目,如勞工技能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
IMF的這些建議是在美國國內減債辯論升溫的背景下發出的。若按照奧巴馬2011年夏天通過的減債法案,美國政府應該于今年10月1日啟動自動減債機制,以保證到2021年削減1.2萬億美元債務,勉強達到在中期內將美國債務恢復到可持續水平的目標。
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測算發現,如果今年實施減債,會導致美國經濟在2013年陷入衰退。具體而言,自動減債一旦啟動,美國經濟2013年上半年將縮減1.3%,下半年再縮減2.3%。國會預算辦公室將這種情況稱為“債務懸崖”,意思是美國經濟復蘇如同走上懸崖,如果不減債,則債務觸頂,影響可持續性;如果減債,則會讓經濟復蘇開倒車。IMF報告中也認為,自動減債機制將“威脅經濟復蘇”,而且“對本就脆弱的世界經濟造成重大負面反沖”。
華盛頓各界今年上半年圍繞是否執行2011年減債法案的自動減債機制展開持續辯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白宮至今未作定論。
IMF在報告中闡述了自身立場,它希望美國廢除自動減債機制,代之以針對性更強的減債方案,而且把更多減債負擔分攤到接近2012年的年份,以緩解眼下的減債壓力。
除了減債時間,美國還面臨另一重國內風險,即提高債務上限。美國目前執行的2.1萬億美元債務上限是去年8月通過的。當時國會兩黨遲遲不能行動一致,最終導致美國政府以國債被納入“降級觀察”的巨大代價才得以提高債務上限。
IMF預計,2013年初美國將再次面臨提高債務上限的考驗,“屆時將推高經濟的不確定性,并干擾金融市場”。
彼得遜國際經濟中心資深研究員薩博拉曼妮認為:“從IMF對美國經濟的評估來看,美國經濟前景不太樂觀,能否解決好增長和債務的矛盾還要看美國政府的行動而定。”(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