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食品、裝備制造、醫藥、鋼鐵、建材、石化7個行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80%左右,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市場不利因素影響,生產經營都面臨很大挑戰,其中紡織、食品、裝備制造三個行業本來是“上揚”走勢,但5月份增速也出現較大下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市工業系統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行動起來,采取多種多樣的應對措施,共渡難關——
石 藥
新藥扛起“保增長”大旗
一走進石藥集團就被緊張而忙碌的氣氛所感染。
“雖然行業形勢不好,但我們牢牢抓住創新轉型這一主線,眼睛向內,精益管理,在傳統產品受挫的情況下,制劑產品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新藥卻表現不俗。”石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今年上半年,石藥集團一舉推出多美素、津優力兩個抗腫瘤新藥,打破了國外制藥企業在同類產品的壟斷。同時,國家一類新藥恩必普進入快速增長期,2011年銷售收入突破5億元,今年1-5月份實現銷售收入2.06億元,同比增長92.27%。目前,石藥集團銷售收入突破億元的制劑品種已達16個,玄寧、歐來寧兩個重點產品銷售收入增長123.59%。依托于強大的研發實力,石藥集團每年將推出2-3個一類新藥,穩步實現“調結構、保增長”。
石煤機
全力沖刺確保實現“雙過半”
“爭分奪秒,全力沖刺,確保實現‘雙過半’!”眼下,在冀中能源石煤機公司,上上下下、個個鉚足了勁爭當“雙過半”排頭兵。他們將各項工作與“雙過半”和“奪旗爭星”“捆綁”,抓產品,保回款,促銷量。
生產組織上,石煤機緊跟市場,統籌公司資源,合理調配資金,在挖掘內部潛力的同時,擴大對外協作,保證合同商品、配件和預投產品的出產,滿足市場需要。目前,掘進機等主要產品產量、配件產量都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
在產品研發方面,石煤機十三個研究所加速推進產品研發改進速度。今年以來,設計了小型巖巷綜合掘進系統、救援提升系統等新產品20項,改進改造二代160掘進機等產品74項,完成多種新產品的樣機試制。國家863項目“薄煤層小斷面半煤巖掘進機研究”通過了科技部863項目部組織的專家論證。國家863項目“掘進機遠程控制技術及監測系統”的工業性試驗和技術成果鑒定按時完成;申報專利6項,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力、增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石煤機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該公司主營業收入指標的完成進度,有望提前并超額實現“雙過半”。
紡織企業
保市場和調結構齊發力
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使我市紡織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不得不及時調整市場策略,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并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強管理,壓縮各項成本。
“由于訂單減少,所以我們選擇性地接單,只做自己最拿手的產品,只做高附加值的精品。”河北名世錦簇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公司及時進行了戰略調整,確定做大研發、精生產的經營模式。他們還積極向先進企業對標,積極吸收引進各種節能設備、措施等,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成本。
常山紡織集團、常山股份公司董事長湯彰明在談到應對措施時表示,集中精力抓項目建設,加快新園區建設步伐,確保整體搬遷項目二期工程的15萬錠紗廠年底前開工投產。同時,充分發揮集團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認可實驗室的作用,深化與科研院校和高端客戶的研發合作,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應用新型纖維,增加非棉纖維用量。
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在總體壓縮產量的同時,大力推進化纖和漿粕污水改造、15萬錠紗線、4萬噸竹纖維提升改造等4個重點項目。
工信部門
加大協調力度保生產要素供應
企業在市場上奮力“拼殺”,我市相關部門則竭盡全力為企業服務,助企業“一臂之力”。
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市縣兩級工信部門以對標為引領,堅持將抓運行、促項目、保投資作為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的關鍵舉措,嚴格落實領導分包責任制,強化協調調度,積極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監測分析和生產調度,努力保障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供應,促進了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項目建設速度和質量不斷提高。
統計數據顯示,1-5月,我市工業運行總體呈現出良好增長態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35億元,同比增長14.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全市共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69.3億元,同比增長30%,投資總量居全省第二位。工業運行質量居全省前列。
市工信局工業運行分析人士表示,在全市工業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預計上半年能夠完成既定任務,而且這些積極的應對措施也為下半年工業經濟“保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